点击此处订阅版权书讯

  • 欢迎关注ANA微信账号
  • 轻松掌握最新版权资讯
作者介绍
  • 魏彩莹
  • Wei Cai Ying
  • 魏彩莹
    原名魏怡昱,台湾师范大学历史所博士。现为博士后研究人员。关注领域为近现代经学史、学术史、思想史。着有《世变中的经学:王闿运《春秋》学思想研究》及学术论文数篇。
  • 《经典秩序的重构》(译稿)
  • Jing Qian Zhi Xu De Chong Gou
  • 图书类型:人文历史\学术
  • 者:Wei Cai Ying
  • 社:联经出版社

    代理公司:ANA

    出版日期:2018.12.11

        数:544页(平装\单色印刷)

    审读资料:样书\部份样章

  • 人:Rights      浏览次数:477          视频资料

内容简介

廖平,字季平,生于咸丰二年(一八五二),卒于民国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四川井研县人。廖平一生以研究经学、推阐孔子之道为本愿,欲把经学扮演成时代的舵手,为中国开导新的方向,在清末民初时期于学术思想史上别开生面。

廖平思想转折历经六变:初变,论「平分今古」。二变,论「尊今抑古」。三变,论「大统小统」。四变,论「人学天学」。五变,论「人天小大」。六变,以《黄帝内经》解《诗》、《易》。廖平早期的经学一、二变之著作,在其当世已享有声誉。至于经学三变以后(约甲午战后)的理论,却常让学者们觉得穿凿附会或不... 展开

媒体评论

相关资料

目录:

序 黄克武
引论
第一章 从今古之辨到面向世界的经学之路
第一节 平分今古:经学一变与对群经的今古文观(一八八三─一八八六)
一、同等重视古文《毛诗》与今文《三家诗》
二、接受《尚书》残缺的观点
三、平分今古之下的三礼观
四、平分今古之下的《春秋》三传观
第二节 尊今抑古:经学二变与对群经的今古文观(一八八七─一八九六)
一、否定《毛诗》与推崇《三家诗》
二、《尚书》廿八篇为备,百篇《书序》为伪
三、尊今抑古之下的三礼观
四、尊今意识下的《春秋》三传观
第三节 面向世界的经学:走出今古之辨后的群经观(一八九七─一九三二)
一、面向世界的《诗经》学观
二、面向世界的《尚书》学观
三、走出今古之辨后的三礼观
四、面向世界后的《春秋》三传观
小结
第二章 让孔子走入新世界
第一节 传统天下观与「地球」概念的遭逢
第二节 重新「认识」邹衍的「大九州岛岛」说
一、「大九州岛岛」说与世界
二、纳「边缘」入「主流」:邹衍学说与孔子的联系
三、全球「皇帝」时代:从经学与中国历史景望未来
第三节 《海国图志》诸书与经典意识之间
第四节 建立符合「经旨」的「帝王政教」世界图像
一、从「中国」扩及「世界」的文化疆域
二、包举全球的〈禹贡〉经学微言
三、内外之际:「大〈禹贡〉」、「大五服」与「大九州岛岛」的精神
小结
第三章 经学理想的世界文化空间蓝图──兼论近代学术上的意义
第一节 肇开世界大统与中天下而立的「周公」
一、史实的周公与经典寄寓的「周公」
二、孔子藉「周公」开创东西两半球的意义
第二节 世界万邦来朝:太平之世的「大明堂」
一、明堂根源圣经指向大统
二、「万邦归极」与「辨方正位」:朝会世界诸国的礼序
第三节 「世运轮转」与阴阳五行宇宙观的重解
一、五德新说与五大洲之运势流行
二、全球「正朔」所在:中国将得「土德」之运
三、「五行」仅表空间符记:西学影响下的阴阳五行新说
四、与传统今文学的违异:对灾异论的转化诠释
小结
第四章 传统与西学交会下的天学新论
第一节 日心地动说与王权为尊的天道观
一、天文新知已备于孔学体系中
二、以尊王为中心秩序的天道象征
第二节 人、天秩序:六合之内与六合之外
一、《诗经》、《易经》为统宗的六合之外世界
二、天的运行、架构与人世秩序
三、天界进化的动力:另一种礼乐文明的传播
第三节 西方天文地理知识洗礼下的新分野观
一、星象分野与大一统的世界观
二、时代考验下的分野新说
三、天象的王化秩序之坚持与占验的摆落
小结
第五章 《春秋》拨正下的世界秩序与中国──从「二伯」的理想谈起
第一节 《春秋》的「二伯」与世界秩序
一、经典拨乱与致太平的期望
二、《春秋》的「二伯」与秩序关怀
第二节 对西方国际法的反思:素王礼制下的理想新世界体系
一、以《春秋》制度重构国际新秩序
二、为世界「立心」:以「素王之位」居中的道德共同体
第三节 理想的政治体制与伦理观
一、廖平的三世观与现实的政治意义
二、论立宪与革命皆背离三纲故不足取
三、为民立君的重要与经教三纲不违背平等精神
第四节 视野的转变:从世界的「二伯」到中国的「二伯/二霸」
一、「王」、「伯/霸」的重辨:对伯/霸功的推崇
二、「谲而不正」更胜于「正而不谲」:伯/霸者应具备的特质
小结
第六章 文质彬彬──大统理想的经学实践进路
第一节 以孔经文明为五大洲的进化坐标
一、进化意识下的经史区别
二、孔经为进化公理
第二节 文质调和的孔经实践
一、至圣六经兼包诸家:以儒墨为论述对象
二、中国当增进「质」的层面
第三节 从「六经」到「十二经」:论廖平道器观的演变
一、十二经的提出与内容
二、实学的重要:「孔述六艺」与「孔作六经」合为十二经
小结
结论
重要参考数据
致谢

版权状态

获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