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北京代表处

  • 《五行原论: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论》
  • Wu Xing Yuan lun
  • 图书类型:人文历史\学术      浏览次数:1136
  • 作者:Yang Ru Bing
  • 代理公司:ANA

    出版日期:2018.03.15

        数:页(平装\全彩印刷)

    审读资料:样书\部份样章

  • 联系人:Rights
内容简介

《五行原论: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论》的「五行」
不是传统自然科学意义下的概念,也不是天人感应说下的神秘论述,而是一种原初的物的想象。


本书透过「圣显」的概念,重构中国早期的物论,指出太极、风气、阴阳、金、木、水、火、土皆有体道的意义,道因物而显,哲人因物以明道。


「五行」可作为「物」的总代表,其范围由「五行」进入「两仪」的「阴阳」以及更精微的「气」、「浑沌」等领域。杨儒宾将「五行」视为太初时期神圣的主要展现场域,圣入物中,道在五行。这些圣显之物构成了先秦时期诗歌隐喻的主要来源,也开启了后世「体用不二」、「道气为一」、「显微无间」诸说的先声。

《五行原论: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论》依浑沌(太极)─气─两仪(阴阳)─五行的次序展开,这样的结构可视为神话版的宇宙论,也可视为另类的《太极图说》,遥远地印证了后世周敦颐、张载、王夫之的道论之兴起。《五行原论》的「原」字既指原初的时间,也指价值意义的始源之义。

相关资料

目录

序言
楔子 「不在五行中」的「五行」

壹 导论:五行原论与原物理
一、叩问五行
二、五行三貌
三、圣显与力显
四、流形与原型
五、言─气─志主体与物的想象
六、结论:「五行」余韵

贰 浑沌与创造
一、浑沌之源:天山的帝江
二、宇宙蛋
三、凿破浑沌之一:原始巨灵
四、凿破浑沌之二:水、风与气
五、光明之歌:太阳与宇宙山
六、结论:创造的原型

叁 气的考古学──风、风气与玛纳
一、云气之外
二、四方风与时空架构
三、风土、风气与风俗
四、作为生命力的「气」之出现
五、玛纳与精气
六、服气、行气与养气
七、结论:盈天地皆气也

肆 从明暗到阴阳
一、前言:二元论之源
二、阴阳相偶
三、老子的皦昧重玄
四、庄子的明白入素
五、儒家政教的钦明文思
六、明德与明命
七、理智之光的两种解读:老庄与荀子
八、结论:阴阳的兴起

伍 刑─法、冶炼与不朽──金的原型象征
一、前言
二、兵神与文明
三、刑─型的矛盾统一
四、冶炼与转化
五、悠久与不知老
六、金丹的追求
七、结论

陆 创生、深奥与消融──水的原型象征
一、前言:原型中的原型
二、孔门之仁与水的生命象征
三、动能之水与平准之水:孟荀的例子
四、道家「水」的玄奥之义
五、五行学说与《管子》的水思想
六、结论

柒 太极、通天与正直──木的原型象征
一、通天之柱
二、皇极─太极
三、社与国命
四、木型人格(一):道家的柴立中央
五、木型人格(二):儒家的中通正直
六、结语:宇宙树的萎绝与新生

捌 时间形式、礼与耻感──火的原型象征
一、前言
二、天火原型
三、礼与时间形式
四、漱正阳
五、行气与践形
六、勇
七、耻与改过
八、结论

玖 吐生、报本与厚德──土的原型象征
一、籍田礼与大地的复苏
二、蜡祭与报本反始
三、土地、女娲与生殖
四、黄帝、中土与秩序
五、社稷
六、坤元、生生、敦厚
七、报本反始
八、结论

尾声 非唯物论的物论

版权状态
获奖信息
媒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