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北京代表处

  • 《红楼梦的补天之恨:国族寓言与遗民情怀》
  • Hong Lou Meng De Bu Tian Zhi Hen
  • 图书类型:文学小说\轻小说      浏览次数:745
  • 作者:Liao Xian Hao
  • 社:联经出版社

    代理公司:ANA

    出版日期:2017.07.10

        数:360页(平装\单色印刷)

    审读资料:样书\部份样章

  • 联系人:Rights
内容简介

以「遗民情怀」作为重诠《红楼梦》的密码
从文字迷宫中发掘「隐微书写」的政治意义
将当代理论导入红学研究,重审「反清悼明」或「排满兴汉」的议题

学者廖咸浩新作《红楼梦的补天之恨:国族寓言与遗民情怀》
将红楼梦中「心学」与「理学」的对抗现象,
还原为遗民情怀与清代笼络政策的抗衡,展开关于本书题旨的钩沉。


这个重诠的过程主要以后设小说、国族寓言及精神分析理论贯穿。从红楼梦以两种神话二度开展的现象,勾勒出其后设小说架构,并以「不看正面,应看反面」的寓言阅读,窥看其对明清易代之巨变下国族命运的省思,再由精神分析理论剖析遗民之「另我」(宝玉)如何在以《大义觉迷录》为高潮的清廷笼络政策压力下,经由重履崇祯殉国至南明覆灭的历史,以坚其不仕二主之志。最后,《红楼梦的补天之恨》更经由此一易代的悲剧,探索红楼梦如何转化兴起于明清之际的本土现代性因满人入关所遭致的挫败。

文学研究中的寓言式阅读在中西文学传统中都源远流长,而当代的「国族寓言」式的阅读,更可谓结合了传统寓言式阅读、当代后结构主义理论及后殖民理论,对文学作品中被忽略的国族宰制关系给予了全新的关注。《红楼梦的补天之恨》的写作即是从这样一个视角出发,对遗民情怀应成为一种「具正当性」的红学研究议题,提供一点浅见。

王德威(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暨比较文学系Edward C. Henderson讲座教授):

廖咸浩《红楼梦的补天之恨》开宗明义,点出目前「红学」研究的局限在于执着文本内部(人物、文字、象征)研究,以致见树不见林,忽略《红楼》真正宗旨:这是一本反清复明的国族寓言,是一本政治小说。我们任何对木石前缘的矜惜,对补天遗恨的喟叹,都必须以作者的遗民情怀为前提。

《红楼梦的补天之恨》延续了蔡元培、潘重规的「红学」论述,力图「正本清源」,为《红楼》民族大义再做解说。廖咸浩秉持《红楼梦》作为寓言小说的信念,将全书视为一庞大细腻的遗民密码结构,不仅自己抽丝剥茧,也号召读者有志一同,参与解密工作。在以往蔡元培、潘重规式的解读方法外,他又能操作西学理论,从拉冈(Lacan)到布什亚(Baudrillard)、纪杰克(Žižek),从创伤论到国族论、后殖民论,发展出个人的诠释体系。作者一方面是解密,但另一方面因为援引、发挥繁复理论资源,其实又成为「加密」的尝试。由此形成微妙的论述张力,最是可观。

廖咸浩将《红楼梦》再还原至历史情境,认为《红楼梦》成书背景虽然已是雍干盛世,却也是文字狱的高峰期。根据小说种种蛛丝马迹,作者认为上述三重世界观和遗民论述息息相关。太虚论依违程朱理学,其实投射清廷怀柔汉人的一套思想逻辑;大荒论指向明室正统覆亡后,天崩地裂的绝对荒凉情境;而大观论则暗示遗民一往情深,追怀前朝而不可得的乌托邦结晶。
相关资料

目录

大义与微言 王德威
第一章 绪论:绛树两歌──《红楼梦》研究的新方向
第二章 青埂与幻境──《红楼梦》的两种起源
一、警幻仙子何事「亦腐矣」?
二、程朱八股与新旧大义
三、不从正面看,要从反面看
四、《红楼梦》的两种神话起源论
五、补天遗民与游离秀气
六、尘缘偶结与前缘天定
七、化石为玉,大观独上红楼
八、三层架构与三种人生

第三章 少年与成人──《红楼梦》的两种世界
一、西方成长小说与现代性矛盾
二、理学分化与心一元论
三、情的再生与少年的诞生
四、才子佳人与红楼迷情
五、程朱杜撰与王门后学
六、赤子之心是否不忍天伦
七、宝珠不明与宝珠已死

第四章 天命与意外──《红楼梦》的两种记忆
一、血泪辛酸与二手记忆
二、红楼残梦与国族寓言
三、警幻收编与遗民不移
四、自传他作与人生艺想
五、个人独创或追求本源?
六、搜奇检怪,不离本来面目
七、以「诗乐园」重建「失乐园」?

第五章 可亲与应怜──《红楼梦》的两种中国
一、英莲迷失与「山崩地陷」
二、可卿猝死与甲申之变
三、「英莲书写」与「可卿书写」
四、遗民心之所系:女性世界
五、迤逦迷宫与攀天金字塔
六、寻国族救赎于庶民智慧

第六章 意淫与肉淫──《红楼梦》的两种耽溺
一、肉淫的欲与意淫的情
二、淫的治疗:不可能的任务
三、父之名背后:淫秽与至情
四、意淫至极,「除明明德外无书」
五、「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
六、双美兼具或男女平衡?

第七章 兼美与警幻──《红楼梦》的两种平衡
一、兼美退位,宝钗崛起
二、神秘绣春囊与朗朗会真记
三、主阳奴阴「方是人的规矩」
四、仙子警幻,雍正觉迷
五、清之大义破明之至情
六、以天命呼之,以伦理范之

第八章 真情与假义──《红楼梦》的两种本体
一、假如何作真,无如何变有?
二、大观真情与太虚假义
三、南边之情与北边之清
四、「水国」台湾的「汉南」情缘
五、「保今王」者终究「白雪红梅」
六、更高层次的真与假

第九章 逃禅与日常──《红楼梦》的两种禅宗
一、佛家思想与红楼幻梦
二、禅宗勘破与入世人生
三、清初遗民与逃禅策略
四、精神逃禅与周转空间
五、遗民主体最后的依托
六、「现代创伤」与中国现代性
七、禅宗与儒家一衣带水

第十章 觉迷与致命──《红楼梦》的两种诱惑
一、诱惑赴死的秘密命运
二、飞升太虚或回归大荒
三、保守的梦与激进的玉
四、困顿于木石与金玉之间
五、抛弃富贵路,重回伤心地
六、遗民的末世与顺民的圣世

第十一章 今圣与后王──《红楼梦》的双重视野
一、婚与不婚的遗民困境
二、以出家为名的身分交换
三、「事二主否」诚千古艰难
四、始于「保国」,终于「保天下」
五、「期待后王」与遗民思想普世化
七、兴亡有迭代,中华无不复

第十二章 结论:黄华二牍──《红楼梦》与身分认同
参考书目

版权状态
获奖信息
媒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