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北京代表处

  • 《计量经济学史: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改革》
  • A History of Econometrics: The Reformation from the 1970s
  • 图书类型:经管      浏览次数:502
  • 作者:Duo Qin
  • 出  版 社:OUP Oxford

    代理公司:ANA

    页      数:248页

    出版时间:2013年7月

    代理地区:中国大陆

    审读资料:电子稿

  • 联系人:Rights
内容简介

 

这是一项关于计量经济学史的研究

介绍了计量经济学使用的工具,包括贝叶斯计量经济学、采风险值法(VAR)和动态建模法(LSE)

探讨了经济学领域跨学科的研究课题

对现代经济思想史和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书是《计量经济学的形成:一种历史透视》(The Formation of Econometric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1993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续篇,后者跟踪研究了1930年至1960年间经济学理论的形成。本书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量经济学领域的发展,以原创性研究为基础,着重于探讨改革派发起的运动、思想流派和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计量经济学范式转变。


本书描述了考尔斯委员会(CC)范式的形成和巩固,跟踪并分析了尝试解决CC范式模型选择问题的三大方法。这些尝试使计量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从内部问题(如何最好地估计给定的结构参数)变成了外部问题(如何选择、设计、优化模型)。本书还通过两个案例研究(菲利普斯曲线和商业周期模型)探讨了建模中存在的问题。


本书的第三部分关注建模的三个关键方面——结构参数、错误条件、模型选择和设计流程。本书的最后一章通过引文分析了在短短三十多年时间里(1970-2005)CC范式带来的影响。引文统计数据显示,CC范式的影响尽管出现了一定的减弱迹象,但它一直保持着相对强大的影响力。这意味着,这种改革的尝试已经造成了范式转变。

相关资料

 

读者群体:研究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学史的学者和学生


本书目录:


引言


1、考尔斯委员会研究项目的合并

2、贝叶斯计量经济学的崛起

3、采风险值法(VAR)的崛起

4、动态建模法(LSE)的崛起

5、案例研究一:菲利普斯曲线建模

6、案例研究二:模拟商业周期

7、转移结构参数的目标

8、错误标准的角色演变

9、校准的模型选择和设计流程

10、通过引文分析考尔斯委员会研究项目的影响


后记

版权状态
获奖信息
媒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