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共同体》向经济学家询问应该如何使用规范分析法。越来越多的人赞成“家长作风”和“助推理论(nudging)”,这就直接怂恿了规范分析朝着满足个人偏好的方向发展。该理论支持了一种长期的自由主义经济学传统----重视经济自由、美化市场经济。然而,行为研究的各种结果表明,个人的偏好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不稳定的,而且会根据与福利无关的情境因素而变化。罗伯特•萨格登(Robert Sugden)提出了一种规范经济学的定义,与目前已知的选择心理学相兼容。
经济学专家做过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假设人们有明确的“潜在的”偏好,由于心理上的预估错误,这些偏好并不总是在实际的选择中显露出来。于是根据这个假设,经济学家的工作是重建潜在的偏好,并设计满足这些偏好的假设和条件。然而《利益共同体》却认为,潜在的偏好和错误是心理上没有依据的概念,经济学需要更彻底地放弃理性假设。
萨格登主张使用一种不使用偏好概念的规范经济学。它的建议针对的不是想象中的“社会规划者”,而是被视为互利协议中潜在参与者的公民。它的规范标准是为个人提供参与自愿交易的机会。利用这种方法,萨格登重建了自由主义传统的许多规范性结论。他认为,运行良好的市场经济是一种个人有理由重视的制度,不管他们的偏好是否符合理性的常规公理,在这种经济中,个人的动机可以是合作的,但绝不会是利己的。
卖点:
•作者是行为经济学和经济学哲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者
•挑战“助推”这一备受争议的主流理论思想,以提供一种替代方法,接受行为经济学和选择心理学的发现
•汇集经济学、道德和政治哲学以及心理学方面的思想
•他认为,一个运转良好的市场经济是一种个人有理由重视的制度,不管他们的偏好是否符合理性的常规公理,而且在这种经济中,个人的动机可能是合作的,而不是利己的。
内容
1:自由主义传统和行为经济学的挑战
2:无处可见
3:契约论者的视角
4:内在的理性主体
5:机遇
6:无形之手
7:法规
8:心理稳定
9:内在动机、善良和互惠
10:合作意向
11:互惠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