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的遗迹》通过循环再造的镜头,追溯了中国物质文化和工业生态的变迁。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废物回收和二手商品市场已经成为北京经济运行和文化认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回收行为已经成为现代性和公民意识形态想象的核心。一方面,中国政府多次提倡自愿回收行为,将其作为自觉公民的典范。另一方面,非正式的回收网络体系----从民国时期的夜来香车到今天北京周边地区的塑料和纸板收集车----由于市政府未能控制到位,被认为是无纪律的、污染严重的、技术落后的象征。约书亚•戈德斯坦(Joshua Goldstein)认为,其结果是将废物处理工人排除在现代城市公民身份的构成之外,以及将循环利用本身作为一种经济过程的内在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