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文主义既是描述性的,也是指令性的。首先,它记录了一个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转变,以福柯的“人之死(the death of Man)”为缩影。其次,它指的是未来和一种与非人类的新关系,以及对人类例外论的不同理解。
在《成为后人类:未来的本体论》一书中,扎伊•扎鲁亚(Zahi Zalloua)质疑了这个未来,并指出“后”并不一定意味着“之后”,也不意味着“之后”的事物比之前的事物更先进。他在四个截然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人物身上进行了探索:电子人、动物、物体以及种族化和排斥“他人”。这些人物破坏了对“人“”及其独特性的叙述,通过把它们放在一起阅读,扎鲁亚认为,只有当后人文主义话语与精神分析相结合时,主体性才能得到恰当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