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北京代表处

  • 《哭泣的不列颠:一个国家的哭泣画像》
  • WEEPING BRITANNIA:PORTRAIT OF A NATION IN TEARS
  • 图书类型:历史      浏览次数:560
  • 作者:Thomas Dixon
  • 出 版 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代理公司:Johnson & Alcock/ANA/Claire Qiao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代理地区:中国大陆、台湾
    页    数:400页
    审读资料:电子稿
  • 联系人:Rights
内容简介
关于英国有一个反复吟诵的神话:他们是禁欲主义者的国度,有着略显刻板的上唇、克制的情绪和不甚活跃的泪腺。《哭泣的不列颠》——这是第一部讲述英国哭泣历史的作品——彻头彻尾地揭穿了这个神话。

远不止是这个“国家性格”中持久不变的元素,英式的刻板上唇事实上是这个国家曾经相对短暂的军国主义时期的产物,这段时期大概是从1870年到1945年。在早期,我们曾是一个充满专家的国家,时而也有一些艺术名家的道德悲恫。为了展现这一或许称得上令人惊讶的事实,托马斯•迪克森在这部作品中记录了六个世纪以来哭泣的英国人,以及这其中的理论,从15世纪早期的中世纪神秘主义者玛杰里•肯普(Margery Kempe),到保罗•加斯科(Paul Gascoigne)在1990年世界杯半决赛中那著名的落泪场面。穿行于这些之中,这部作品涵盖了英国历史上一些最有影响力人物的眼泪,从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到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 )(更不乏乔治三世(George III)、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以及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

但是在英国,哭泣的历史不仅仅是展现众多著名泪水沾湿人物中的一些。这些发生在个体身上泪水涟涟的微观历史都为展现几个世纪以来情绪想法和方式的改变这一更宏大的图景而做出了贡献,也触发了我们历史中许多其他颇为吸引人的部分。举例来说这部作品还审视了绘画、文学、戏剧、音乐和电影的历史,探讨了人们是如何以及为什么被艺术所感动落泪的,从18世纪的感伤画作和小说,到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再到20世纪的好莱坞伤怀歌曲、表现主义艺术和流行音乐。

《哭泣的不列颠》既是泪水博物馆也是一部哲学手册,以历史为抓手为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的英式风格,以及不断变化的英国人表现和理解情感生活的方式带来了新的理解。在这个故事中,之前产生和对哭泣的理解的丰富宗教和文化历史几乎都被19世纪晚期坚忍克制的大英帝国崛起所完全抹去。这些被忘却的关于泪水的哲学和感悟现在又得以被重新寻回。在这样的过程中,读者或许能以不同的视角再来审视他们自己的泪水,而不仅仅是将这些泪滴视为情绪发泄的产物。
相关资料
版权状态
中文简体字版已授权
获奖信息
媒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