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写故事时代来临!
如何找到创作者的大秘宝?
重大细节法:有细才有戏,细节是所有故事的灵魂。
意象故事法:产品再好,如果没有一个意象来连结品牌故事,则很难让受众产生记忆点。
AI故事法:没有写作基础的人,只能被AI玩,不可能玩AI。
30种故事法,任你活用变化!
最强教学力蔡淇华老师,总计指导学生拿下700座以上文学奖,
创下写作教学书畅销100,000本纪录,首度公开「说故事」的关键要领。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需要为自己、为他人,说个好故事的时候。
在营销、影片、文案、广告及自媒体上,或扩及广义的文字创作,我们都需要那打动人心的召唤力。
只是,有人枯坐着硬挤文字等待灵感,有人顺手取材快炒调味就端出一道好菜。
说故事,是有方法可以学的。
我们都听过毕加索的名言:「好的艺术家抄袭,伟大的艺术家偷窃。」
伏尔泰说,创意只是审慎的模仿。
故事为王,好的故事需要创意,
但大多数的创作者却不知道「模仿」是「创意」开始的地方。
但是,要模仿什么呢?答案是「故事的原型」。
写作名师蔡淇华曾培养出许多在各行各业善用故事的优秀人才,
首次将写故事的要领精华集于一书,面向AI时代与数位社会,
解说新趋势下的新技法和历久不衰的故事原理。
不只适用于创作、企画,也能提升文学与戏剧的赏析能力。
这本书给所有想要写出好故事的人,一个有信心的开始。
无庸置疑,你就是运用创意的勇者。
在故事开始的地方,开始你的故事吧!
「期待此书可以鼓励有志写出好故事的朋友,为文创产业,创发出更多有生产性的IP。」──蔡淇华
林佳桦/六座时报文学奖、林荣三文学奖得主
淇华老师此书《寻找故事开始的地方》展演了好的说书人便是优秀的故事建筑师。书中三十篇点出故事核心在于「人性冲突」,不藏私地传授小说名家的心法口诀、招式……
此书读完,能发现灵感不必然要仰望,它甚至不是外,而是内含于心、于脑、于五感。渺远的「天能」化为「人能」,竟有股冲动想写,想与读者来趟迷宫走访。(推荐序摘录)
尹金/2023年林荣三文学奖得主
我很幸运在写作冲动最丰沛之际遇上老师,得以让飘飘然的情感落于纸上,逐一化为文字。若将写作比拟为建筑,《写作吧!》谈格局、工法和建材;《寻找故事开始的地方》则反璞归真,集中在「如何说一个好故事」。
本书内容宏观又细致,有心法又兼具系统逻辑。书中整理出三十种的叙事模式(涵盖目前最夯的AI创作),并根据不同章节引述作品,分析核心概念、技法来坚实理论基底……
对我而言,《寻找故事开始的地方》完全可视为一本创作辞典,遇见瓶颈时,若能以书中关键词按图索引,那么笔下人物将能冲破时间的桎梏,变成一个动人的故事。(推荐序摘录)
邱潇君/2023年时报文学奖报导文学首奖得主
教会我说故事的书
翻看《寻找故事开始的地方》,我似乎回到跟着老师学习的地方。老师用他几十年内化的功力,指导修正我的文章,丢出一个又一个新的章程,每次下课,感觉自己的笔又向前走了好远。「写作需要学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自己是在蔡老师的指导下,从2022年时一个放弃写作的素人,到学会用文字说自己的故事丶得了奖丶出了书的生命应许之地。而这些不传之秘,尽在这本书中。
陈又安/导演、宏碁数字创作奖得主
新创作者的良方指引
「这是一本将故事的起头、过程、结尾都暴雷给你听的好书。」文学如水,装载进每个人的生命容器里,必然是千变万化,要从中找出共通的创作逻辑,绝非易事,但淇华老师的十年酝酿,成功拆解了许多精彩故事的典型,并且篇篇提供实例建立理解,对于新创作者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良方指引。
做为淇华十年的老学生,老师经常慷慨解囊带我们吃好料。今日品味他的新书,竟感到诧异:「您把这些潜心累积的故事分析和业内秘辛,也对读者如此慷慨解囊,这样真的可以吗!?」
林子维/文学奖首奖得主
从有故事的人,变成说故事的人
从过去的写作书以来,淇华老师总是擅长引导将各个故事「解构」后再「建构」。并非是用学术堆栈的名词、句法,更像是手把手地教学。就像曾经在他的课堂、办公室一样,讨论如何将一个故事好好地说出来。
文学和故事的柔软就是在「疗愈」,这也是脱离高中后我依旧铭记的。我想提笔写下的那一刻,镜子就在眼前,我们只是利用故事去认识自己。
我想除了方法,还有生命中的善良,那同样是故事生长的地方。《寻找故事开始的地方》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洪右芸/联合文学奖小说组首奖
玩出首奖故事
还记得我从小就有个当作家的梦想,一直到十六岁我成为了惠文高中的学生,在新生演讲上第一次遇见淇华老师。他对着台下所有蒙懂的面孔说:「如果你有想法,想写作,就来找我。」高二那年终于鼓起勇气寄信告诉老师,我也有投稿文学奖的打算。这是我高中生涯中做过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老师即使工作繁忙,也会在深夜认真阅读我的作品,并夸奖我看世界的角度,但写小说时,老师总鼓励我:「更大胆点,更狂野的想象,要让人性走到极致。」一起讨论小说情节的过程,我们玩得很开心,最后得到了首奖,圆了我的写作梦。
这次读了淇华老师的新书《寻找故事开始的地方》,发觉老师的教学秘诀尽在其中。书中充斥着让人惊喜和从未想过的书写方式,读完会涌现很多想法和跃跃欲试的提笔欲望。极推荐这本好书,翻开它,你也能和我一样,大胆说好故事,一圆写作大梦。
高于棋/菊岛文学奖得主
文字长出好故事
高一开始和淇华老师学写作,一学就是七年,他总是拆解创作思路,分析文字逻辑,以书中提到的「异质同构法」、「报导文学法」等方法步步引导,让学生搭配不同内容、形式使用,提供攻守俱佳的装备,使我学会写故事,在杂志开了专栏,不至于独自赤脚在写作的荒原上狂奔,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
自己可以一路得文字之助,靠特殊选才进入成大;最后再靠作品累积,进入台大新闻所,真的都得归功于老师的写作教学。诚挚推荐此书,一起让文字帮自己,说出好故事!
刘倩妏/公视《生死接线员》女主角
懂得留白,生命不留白
读完淇华老师的新书,其中一篇〈一句故事法〉,让我想起之前一起拍戏的前辈,娓娓道来,留白的艺术。
刚来发展没几年,第一次在《生死接线员》出演女主角,既雀跃又紧张。朋奉哥,曾是一场戏唯一的对手演员,饰演一位癌末却不愿接受儿子器官捐赠的父亲。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从容地跟我分享「留白」的艺术,在于让观众有机会代入,往往演员没哭,观众自己就哭得稀里哗啦的。跟蔡老师书中分享伍佰的音乐一样,留下空隙,让听众在这些空隙「填补」自己的「故事」。
以前与蔡老师学习写作,获益甚多,今日欣见老师新的创作文字,再度滋养我的演员之路。期待自己也能如朋奉哥一样,懂得留白,生命不留白。
汪其珈/2023年武陵全国高中文学奖首奖得主
故事从意象开始
我和淇华老师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不断练习意象的运用。藉由意象,能让读者联想到画面,而画面即是写作者看见的世界。如〈换气练习〉这首诗,我在创作时就运用了游泳的意象表达考试的压力。诗能将意象不断延展开来,将日常生活的困顿,转化为崭新的画面。
文学是时代的切片。〈我那见不得人的曾祖父〉是我第一次尝试写报导文学,主任鼓励我尝试将家族历史用散文包装,并以对话贯穿。变动的情节加上不变的人性,是贯穿历史的主题,也是为大时代的小人物留下生命走过的痕迹。
老师总是能用提问的方式传授我许多心法,让原本混沌飘散的想法,逐渐沉淀清澈。这本书就涵盖了散文、小说、新诗的写作技巧,将经典作品拆解开来,仔细剖析其中的架构,宛如一张张的透视图,使读者能从灵感开始的地方,一步一步看见文字长成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