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北京代表处

  • 《矛盾心理:一场教育之旅》
  • AMBIVALENCE: AN EDUCATION
  • 图书类型:传记和回忆录      浏览次数:56
  • 作者:Brian Dillon
  • 出 版 社:NYRB
    代理公司:Fitzcarraldo/ANA/Winney
    页    数:240页
    出版时间:2026年4月
    代理地区:中国大陆、台湾
    审读资料:电子稿
  • 联系人:Rights
内容简介
布莱恩·狄龙这部精彩的新作《矛盾心理:一场教育之旅》(AMBIVALENCE: AN EDUCATION),是一部突破体裁界限的回忆录,风格近似安妮·厄诺(Annie Ernaux)的《岁月》(The Years),讲述了作者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在都柏林的成长岁月。代理人表示“我认为这本书是布莱恩迄今所有作品中最具翻译潜力的,其回忆录形式采用小说化的叙事手法,生动再现了年轻人在世间摸索前行的心路历程。”

狄龙的母亲去世后,他彻底放弃了学业。当他在考试中屡屡受挫时,真正的教育却在别处悄然进行:书籍、音乐、电影和电视构筑了他的精神世界。当他最终进入大学时,头脑里早已装满了先锋派的文字、艺术与思想。学术界能否兑现他寄予的期望与梦想?

然而大学中途父亲离世,阅读与写作的意义愈发沉重。《矛盾心理:一场教育之旅》一书追溯了作者十七岁至二十六岁间离开故乡都柏林的岁月里——学习对他意味着什么,它赋予了他什么,又剥夺了他什么。本书既是1980至1990年代都柏林的城市回忆录,也是对青春期与青年期心灵的纯真描摹,更是一部关于文学与生活的激进思想的私密辩护。

作者以鲜活的现在时片段,描绘了自己初遇弗吉尼亚·伍尔夫、瓦尔特·本雅明、塞缪尔·贝克特、罗兰·巴特和雅克·德里达等作家的经历。他回忆自己如何被矛盾心理、模糊性与雌雄同体所吸引——无论是纸上的文字,还是他期望阅读能重塑的人生。他所描述的时代似乎要求人们以全新的方式思考美学与政治。当权利岌岌可危、文科遭受围剿、学子被贴上激进分子或自恋者标签的当下,《矛盾》为我们揭示:改变认知不仅能重塑自我,更能颠覆世界——这种转变蕴含着诗意与革命的力量。
相关资料
版权状态
获奖信息
媒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