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纪末期,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的慈善组织,这些组织不属宗教团体、也不属个别家族,而是由地方绅衿商人等集资管理以救济地方老百姓的长期性组织。这类慈善组织一直发展到清代及民国时期。本书集中讨论这些组织从明末至清中后期以前(1600~1850年代)的历史。其中最主要的包括收容弃婴的育婴堂、济贫的普济堂、收容年轻寡妇的清节堂、施棺的善堂、收拾弃纸的惜字会、综合性的善堂等。这些善会善堂的数量庞大,在清末以前全国共有不下数千个之多。
从这些善堂创办的经过、管理组织、行善的原则等可看出它们复杂的社会角色,特别是它们强烈的教化意图。这个教化意图从明至清中后期有明显的变化。十八、十九世纪交接之际,善堂开始趋向宣扬结合着通俗信仰的儒家价值,它们的管理人、甚至受惠人也渐以下层儒生为主。善堂所影响的地理范围也随着缩小。这个变化,作者称之为「儒生化」。
作者利用了两千六百多种地方志及其他官书、文集等史料,将明清时期慈善组织的历史重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