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遥远的北方,某处黑暗树林之外的某座山上有一座塔。这是一座八角形的塔楼,分上下两层:楼上是玻璃,楼下是石头,屋顶是陡峭的石板——这是一个愚蠢的建筑。据当地人说,一个名叫安妮的年轻女子生病后,被父亲关在塔里三年,最后孤独地死在了塔里。西娅·莱纳尔杜齐对安妮的故事非常着迷,她试图将过去的故事拼凑在一起,这是一种令人生畏的想象力,它牵动着故事的方式、原因和人物,开始揭示讲故事的理念本身。
《塔》是一本非凡之作,介于小说、回忆录、童话和民间传说之间,继承了珍妮特·马尔科姆(Janet Malcolm)和玛丽娜·沃纳(Marina Warner)的风格,讲述了权力、虐待以及为什么我们并不总是讲述我们想要讲述的故事。
【多写两句】
继备受赞誉的《蒲公英》后,西娅再度以《塔》展现其编织故事的魔力。这部非凡的非虚构作品游离于回忆录、小说与民间传说之间,以一座矗立于黑暗山林间的神秘八角塔为起点,揭开一段被历史尘封的悲剧——少女安妮被囚禁至死的谜团。作者以侦探般的敏锐与诗人的笔触,穿梭于真实与想象的交界,追问故事的权力本质:为何我们讲述的总是无法逃离暴力的叙事?为何真相总在记忆的褶皱中若隐若现?
莱纳尔杜齐延续了珍妮特·马尔科姆的智性冷峻与玛丽娜·沃纳的童话暗影,将家族秘辛、地方传说与人性深渊熔于一炉。她的文字如石板般冷硬,又如玻璃般透明,刺破沉默的循环,直抵权力与虐待的永恒之问。这不仅是对一座塔的解构,更是对“叙事”本身的祛魅——当我们试图打捞过去,究竟是拯救真相,还是重塑新的牢笼?
《蒲公英》的读者将再次惊叹于她缝合时空的野心:从弗留利方言到曼彻斯特的移民伤痕,从墨索里尼的阴影到红色旅的枪声,历史从未真正沉睡。而这一次,她以更锋利的笔触,邀请我们直面故事中未被言说的幽灵。《塔》不仅是非虚构写作的突破,更是一则关于如何逃离叙事宿命的当代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