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北京代表处

  • 《思考孤独》
  • Thinking Through Loneliness
  • 图书类型:大众哲学      浏览次数:857
  • 作者:Diane Enns
  • 出 版 社:Bloomsbury Academic
    代理公司:ANA/Connie
    出版时间:2022年5月
    代理地区:中国大陆、台湾
    页    数:240页
    审读资料:电子稿
  • 联系人:Rights
内容简介
“这就是孤独的奇特悖论。我不为人知,但我感到暴露,仿佛我最内在的痛苦被公开展示,仿佛我在向世界披露它不想看到的脆弱。”

通过反思作者自己的生活、他人的叙述以及从阿伦特到贝拉尔迪的分析,《思考孤独》探讨了孤独的模糊性。它试图抵制当前孤独专家的简化主义倾向,超越孤独作为一种集体健康危机,考虑它告诉我们关于我们对彼此的巨大需求,以及当我们未能满足这种需求时会发生什么。然而,我们的社会需求各不相同;研究孤独是为了探究人类条件的矛盾——我们既孤独又在一起,既分离又依恋——这一方面产生了对个性的需求,另一方面又产生了对亲密关系的需求。孤独是由于与他人亲近的愿望未得到满足而受苦。但我们也可能因未满足的与他人分离的愿望而受苦。

黛安·恩西斯探讨了孤独可能是人类生存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层面,但也是社会失败的集体症状。孤独者并不怪罪他们的苦恼;他们是我们当代社会世界失败的见证人,近几十年来,数字技术和我们在家庭、邻里和城市中的工作、爱情、社交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我们的社会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恩西斯认为,关键是要认识到结构性条:经济、政治、制度、技术,这些条件引起了产生孤独感的隔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努力破坏这些条件,维护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优点。

本书目录:

序言
鸣谢
第一部分:什么是孤独?
1. 悖论(一)
2. 孤独的我
3. 孤独的我们
4. 耻辱
5. 在村子里
6. 在孤独的实验室里
7. 悖论(二)
8. 孤独是什么?
9. 别人的幸福
10. 格里高尔·萨姆沙的异化
11. 哲学家孤独地站着
12. 在洞里
13. 孤独的矛盾性
14. 孤独
15. 孤独地在一起
第二部分:我们为什么孤独?
1. 有组织的孤独
2. 夫妻间的暴政
3. 在家
4. 反社会的家庭
5. 反对社区
6. 乡愁
7. "工作中的灵魂"
8. 在沙漠中
9. 技术的铁带
10. 社会失败
第三部分:我们需要什么?
1. 大流行的停顿
2. 归属感
3. 靠近
4. 距离
5. 在邻里之间
6. 在咖啡馆
7. 在市场上
8. 关怀
9. 朋友
10. 爱
11. 加入
12. 见证
书目
索引
相关资料
版权状态
中文简体字版已授权
获奖信息
媒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