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最强餐馆,写最好吃的书!
★「新台北家常菜」拆解中西餐框架,创造在地饮食新乡愁!
★「500盘」美食评鉴获奖、《Louis Vuitton City Guide Taipei 》入选餐厅——猫下去
「要有个菜看起来就是我们的,像我们的。
说的是我们的语言、讲的是我们的青春与成长与变老,
说的是我们怎么让台北成为家乡与美丽与哀愁。」
──猫下去敦北俱乐部创办人‧陈陆宽
也许我们都是离家之后,才逐渐认同所谓家常菜的特别。
吃不只是满足口腹之欲的需求,
而是藉由饮食习惯所链接的记忆与文化,反映出自己的出身背景、所见所闻,
进而定义出我们的家、我们的餐桌,甚至我们的存在。
位在徐州路的猫下去,曾是台北最难订的餐馆之一,
娴熟与知名于西餐的陈陆宽,2017年一趟纽约行,彻底扭转了对餐饮的思考,
他发现,唯有忠于自我的「在地」,才有可能走到「国际」,
于是,他策画了反动,不再「西」了,提出「新台北家常菜」概念,
在200坪敦北猫下去中,用在地的饮食语言、创意与料理技巧,创造新一代的台北乡愁。
「直到真懂了经纬线之后,才得以离经叛道,才能够走出自己的路。」他说。
因此,「猫下去」不仅保留了诸多家常菜经典元素,
也结合了从小熟悉的味觉记忆和西餐烹调手法,将食物语言重新转译,
经由概念抽换、文化挪移等创新手法,冲破文化框架,
变化出凉面、咸水鸡色拉、蛋饼披萨、榨菜排骨饭、到BLT总汇三明治等易吃易得的菜色,
以及各式诚意十足、创意无限的特调鸡尾酒、用量连酒商都惊叹的红白酒,与丰富的精酿啤酒。
藉由猫下去所打造充满生命力的家常菜多重宇宙,
让各形各色的人们在这个宇宙中大宴小酌,一解乡愁,
并让「新台北家常菜」,成为下一代台北人的集体记忆,
当你进到「猫下去」,就像经过漫长的旅途后,终于归家。
▍关于新台北家常菜,他认为——
如果我们有个创意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那么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薯条与油封大蒜。
化繁为简、返璞归真,是多不如少,不如巧,不如放进嘴里的耐吃才是最刚好。
是认识猫下去第一个要吃的东西。
──〈薯条与油封大蒜〉
如果法国菜与西餐形式上都有一道「花园色拉」,那么我们的花园,在台北,
或许就是那一只盛大装满蔬菜与肉与内脏及各式讨喜食物的咸水鸡大钢盆吧。
这个花园就是那个「台」,那个台北的都市丛林急忙缩影,
看似没有逻辑但又亲切的人情味以及,一看就懂无需解释的熟悉美味。
──〈咸水鸡+色拉〉
排骨饭,就是决定不再做西餐后的一场反动与向前走。
是去掉旧日西餐框架,但仍保留西餐手法。一样用高汤煮饭,
但没了炖饭需要的奶油与干酪、白酒与橄榄油,
而味道则是发酵的酸菜与榨菜、油渍的小小鳀鱼碎的纯粹滋味。
──〈台北第二好吃的排骨饭〉
那些年的小小猫下去厨房里,既要做生意,但也要有厨艺,
美味之于这个故事,还是在于你对基础烹饪有没有真正的了解与深刻体悟,
直到真懂了经纬线之后,才得以离经叛道,才能够走出自己的路。
──〈为了红酒汁,我们炖肉〉
必须要「摆脱只是一家餐厅的范畴」,才能走出僵化的既定认知,
去重新表达自己,去把大家的目光与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都吸拉回来。
──〈凹女2020〉
【书名想说──】
以猫下去的必吃经典《薯条与油封大蒜》为书名,
取其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一道料理,
其发想过程中创意的拼凑、化繁为简的过程且充满爱与美味的烹调手法,
即是「新台北家常菜」的核心奥义。
【书封想说──】
书名手写字致敬了纽约与法国小酒馆特有的装饰文化,
并以台湾常见的老式广告字体为灵感,转译为在地元素后呈现。
书名底色以「薯条黄」为发想,并以猫下去代表性主色「红色」交融设计,
椭圆长条的黄色块,像是一根根薯条,让书名与设计一体连动。
书封概念并以「场域中的职人感」为题,
让作者在餐馆意义上的中心——厨房出餐口,
吃着猫下去经典冠军薯条,回望的人物带领读者视线穿透厨房,
此处,是「新台北家常菜」诞生地,让你让我吃出了属于自己的台北新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