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北京代表处

  • 《常识之败:雷曼背后的金权角逐》
  • A COLOSSAL FAILURE OF COMMON SENSE-THE UNTOLD STORY OF THE COLLAPSE OF LEHMAN BROTHERS
  • 图书类型:经管      浏览次数:538
  • 作者:Lawrence G. McDonald and Patrick Robinson
  • 出 版 社:Crown Business
    代理公司:ANA London/Jenny
    页    数:368页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再版)
    代理地区:中国大陆、台湾地区
    审读资料:样书
  • 联系人:Rights
内容简介

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并不比其他人更冷酷无情,而且对是与非都有非常清晰的道德戒律;然而,我们战斗在华尔街的第一线,赚钱是我们的天职。

雷曼和其他投行一样,都是真正的黑箱,里面有数不清的秘密和黑幕……

老兄,在华尔街不要向任何人诉苦,因为听的人中有百分之九十根本不在乎,剩下的百分之十则在那里幸灾乐祸。

华尔街再不是往日的模样。雷曼使华尔街沦陷,使半个世界沦陷。我再次重申,这一切本不应该发生。

《常识之败:雷曼背后的金权角逐》目录
译者序
前言
1.通往华尔街的坎坷之路
就在这里,在雪茄烟雾和廉价汉堡包的气味里,我进入了金融业的贫民窟……这种地方专门服务于行将倒闭的公司。
2.把摩根士丹利吓得要死
他咆哮着,血淋淋地威胁说:“我要告死你……星期一早晨我就让你上法庭……我要雇纽约最大律师行的五个合伙人告你。光律师费就让你破产。”
3.唯有空头帮露出了微笑
那个秋天,大灾难之后的世界出了什么问题?它让人们出轨了吗?但是安然崩溃之后,接二连三的破产动摇了我们的制度,而且它们都牵涉到可转换债券。
4.象牙塔里的人
关于富尔德的脾气有不少可怕的传说,听二手传闻讲他的震怒、威胁和报复的故事,就像听笼子里狮子的生平一样。
5.航道上的奇迹
斯托克顿开创了所谓“忍者”按揭的早期发展,也就是贷款给无收入、无工作、无资产的“三无”人士。这是那些身材健美、皮肤晒成古铜色的按揭销售员与房屋开发商沆瀣一气的人间天堂。
6.达美航空破产的日子
我报上相同的价格,16美分,然后我们再度遭受打击,又是500万的卖盘,紧接着又来一个。我立即降低报价——“15,17!”我们的客户接受了。“成交!”我大叫道。
7.通用汽车的悲剧
克里斯蒂娜说:“我敢百分之九十九地肯定,通用汽车正在驶往破产之路,它甚至不是一家汽车制造公司,而是一家以汽车制造为副业的医疗服务供应商。”
8.按揭泡沫的破灭
在人类五千年的房屋建筑史中,还从来没有人是用按揭来购买哪怕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但是如今,按揭真是变得越来越可怕了。
9.理查德王奋勇向前
他们马上传召马克王子,让他备好战马,在各大会议室冲锋陷阵,收购那些全球顶尖的商业不动产。成本?不用考虑!风险?扔一边去!
10.一亿美元引发的资贷之祸
CDO已经不可能再继续下去了,这场骗人的把戏已经被戳穿,游戏结束时,我们发现烫手的山芋恰好落到自己的手里,上面还刻着一张丑陋的、冷笑着的脸。
11.柯克的离职震惊了华尔街
我们正冲向波涛汹涌的大海,你不可能找到逃生之法。因为船上有错误的指挥官、错误的舵手和错误的领航员,你怎么可能到达正确的地点呢?
12.富尔德最后的疯狂
“我在雷曼掌权的时间比你在高盛的时间还要长,”富尔德反驳道,“别对我指手画脚,我知道怎么玩儿这场游戏,我会按照自己的节奏来玩儿。”财政部长怒火顿生。或许从那时开始,雷曼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尾声
致谢


试读章节:

前言

我仍然住在距离第七大道745号、旧的雷曼兄弟公司总部仅隔几个街区的地方——确切地说,是六个街区——但好像隔了一万年。我仍然每星期都会路过那儿两三次,而每次我都忍不住朝华尔街南边望去。我不时地告诉自己继续走路,控制目光既不向左也不朝右,以便锁住记忆中的往事。但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

我又看到了“巴克莱资本”的浅蓝色徽标,对于我来说,那只代表着一个顶替者的旗子,苍白地试图替代一个高悬于华尔街最棒的投资银行人口处长达一百五十八年的强悍标志——雷曼兄弟。

尽管从规模上讲,雷曼是第四大投行,但就其传统业绩来说,堪当银行界的勇士。作为一个杰出的金融机构,它支持和促进了零售业巨人金贝尔兄弟公司、伍尔沃斯公司和梅西百货公司,以及美国航空公司、国家航空公司、环球航空公司和泛美航空公司的创建和发展;它还为金宝汤公司、宝石茶叶公司、百路驰公司筹募资金;它还促成了美国无线电视台,以及好莱坞的雷电华电影公司、派拉蒙电影公司和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的诞生:环加拿大石油管道也是由它出资建成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只是看到了它的尾声,2l世纪金融的生死搏击于2008年9月15日落幕。但在我的脑海中,始终留存着它的光辉岁月。当我走近大厦时,我清楚地知道,在以后的数月中我会被悲伤淹没。但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

1.通往华尔街的坎坷之路

上大二的时候我成为最好的学生,成绩全是A,主修经济学,拿全班最高分。老爸以枪手般的犀利目光盯着这一切,却什么也没说,可能是觉得不需要说什么了。我觉得他私下里在想,如果我努把力的话,本可以上圣母大学的。

我们俩聊天的时候总是在谈生意,有时也谈我们其他的共同兴趣,比如高尔夫,但多数时候老爸是用他的球杆说话。我记得他讲起在博尔顿的专用国际俱乐部第五洞打出一个六十英尺球的事。这个洞区被公认为是赛事中最大的,一百二十码宽,呈倒苹果派形,从各个角度都被认为没法打成。我老爸是所有会员中最棒的球手,他没说什么话就把这一杆打成了。他讲述这件事时好像事情本该如此,简单而真实,正必胜邪,就像电影《正午》中的镜头。

这就是他的处世方式。他以混合着怀疑一切和玩世不恭的态度观察金融市场,观望并等待着铁甲出现裂缝时以现金乘虚而人。像所有看空者一样,他本能地掌握着做空股票的技巧——在预期一家公司的股价进人下降通道时能够获得其股票。泛泛而论,如果在100美元每股的价格获得1000股,在股票跌至每股50美元时,做空者就能卷走丰厚的5万美元利润。这里头有点复杂。因为做空者实际上并没有真的购买原价100美元的股票,他们只是从经纪公司借入股票并马上卖掉了。老滑头需要做的就是,在股票价格便宜时再买回来,差价全都进了自己的口袋。于是,当他周围的股票持有者都在舔伤口,卖汽车,丢房子,眼睁睁看着账户破产时,像我老爸这样的人却恰恰躲过了灾难在晒太阳,一边点着钱,一边四下打量搜寻下一个潜在的机会。

毫无疑问,在我看来,我老爸是超级做空者。

他始终在向我强调。不管事情已经多坏,坏事还会发生,或者更糟。在他看来,“这不会再发生了”的观点是最愚蠢的。是的,这会发生的,儿子,这会发生的。历史毫无例外地会重演。这就是我老爸的咒语,永远都印在我的脑海中。

1989年我大学毕业时,已经对华尔街有了足够的了解,清楚那是我的目的地,就在那儿跟大佬们玩儿金融联赛。问题是,我进入那里的机会是零。那些大金融机构只从全美最顶级的学校招人。他们只搜索顶级商学院,从哈佛、普林斯顿、耶鲁和宾州大学挖掘杰出人才。他们很早就确定人选,在这些孩子毕业之前就被引入公司获得工作经验。达特茅斯的马州大学根本就不是他们招聘路线上的一站。他们只要最好的,招聘官只奔向他们认为最能找到人才的学校。

我明白,美国的大金融机构是最艰苦的职场。学习过程极端严苛,年轻人往往四十岁就累惨了,再也坚持不下去——无休止的工作时间,巨大的压力,唯恐错失良机的恐惧。但我仍坚信,这是我要走的路,哪怕它注定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而且总得爬坡。我没跟任何人商量这事,决定自己去闯。就凭着我的寂寂无名的小学校的经济学学位。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我跟一个哈佛毕业、在大金融机构董事会里有十七个关系的孩子相比,都毫无优势可言。但,正像老爸说的,这不是我起步的地方,这是我的结局所在。

于是。我开始冥思苦想我的独门蹊径,就像站在艾格尔山北坡,考虑从哪条路攀援而上。我有的是主意,但要找熟人和关系网就没招了。我完全不知从何下手。虽然已经离伍斯特很远,但我距离华尔街还有好多光年呢。我做好接到无数拒绝的准备,但坚信每个“不”都将让我更靠近“是”。看见了吗?那么年轻的时候我就是个心理学家了。

我私下盘算着给自己设定五年进入华尔街的目标——不是某个铺着长绒地毯的办公室,而是下面交易大厅的竞技场,在那里人尽其用,游戏里最强悍的角色护卫着公司的资本。我坚守着老爸灌输给我的梦想,金融的莫大诱惑蕴藏在老爸的另一条咒语里:某个地方的某个人在一年中的每个交易月总能遇到天赐良机……这是做空者的至理名言。

在亲眼看见老爸小心谨慎地步人大牛市后,我说不出为什么,就是一直很认同做空者,尽管我明白,投资世界里的真正的大成功者,通常是那些寻找正处在上升期的公司股票的人,是那些总能以新想法和新发现获得突破的人。

不管怎么样,1989年夏天,我为自己设立了职场道路。我开始向东北部金融机构大举进攻,仗着我老爸的另一条咒语:瞎猫还能碰上死耗子呢。我向金融界轰炸了大概一千多份申请信,附上没什么实质内容但充满雄心壮志的简历。在法尔茅斯的图书馆里,我花很长的时间来研究新英格兰经纪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首席财务官们、市场主管们、人事经理们,以及只有上帝才知道的其他一些人。

我给他们寄信时,采用数量战术,一次发成打的申请信,我自己两手抱得满满地送进法尔茅斯邮局。拒绝信像机关枪扫射似的寄回来,但我毫不灰心。我只管继续寄信:波士顿、海恩尼斯、昆西、普利茅斯、巴泽兹湾,向西直到纽波特。结果是:零蛋。

事实是,我连一次面试的机会都没得着,更别提工作了。我想,即便没人邀请我,我也得想办法进去。于是,靠着我的地址单,我对经纪公司进行侦察巡逻。我只是拿着想见的人的名字,花言巧语地蒙骗前台接待员和秘书——他们都想赶我走,因为我根本没有预约。

当每个招数都被识破,只带来蒙羞的失败结果时,我慢慢地醒悟到我得更狡猾一些。于是,我筹划了新策略。我得偷着进去,闯进去,撒谎进去,或者伪装进去。从那时起,我完全变了个人,成了低级骗术、歪门邪道和满腹诡计的专家。我的一些招数实在荒唐,我得防着别被人讥笑死。

我装扮成一个西装革履、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年轻经理,因为迟到太久,没工夫跟前台解释,到了经纪公司就长驱直人,就好像这地方是我的,然后直奔老板办公室。(那是90年代初的纯真年代,换成现在我可能就被击毙了。)另一些时候,我只是说我就是有预约,没什么“如果”,“并且”或“可是”,我是跋涉了两百英里长途来的。在另一些时候,我事先研究了目标,专拣他的生日或纪念日,带着巧克力或鲜花说要亲自送给他。为了成功地潜入敌人营地,我投资置办了几身蓝色商人工作服。埃德•奥布赖恩——现在是我的继父了——资助了这一行动所需的鲜花。

我最成功地混入美林、雷曼、摩根士丹利或美邦证券的新英格兰办公室的招数是装扮成比萨饼外卖员。埃德让我穿一件白色长外衣遮住里面的西装,还提出要资助比萨饼。我解释说,实际上比萨饼盒子都是空的,资助就不必了。

相关资料
版权状态

中文简体字版已授权。

授权已授:2009年5月授权译林出版社,版权已回归

中简本出版记录
 作  者: (美)劳伦斯•G.麦克唐纳,(美)帕特里克•罗宾逊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译  者: 宋鸿兵
出版年: 2010年
页  数: 316页
定  价: 38.00元
装  帧: 平装

《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策划翻译;

完美诠释了金权天下的金融潜规则;

金融危机真的结束了吗?史上最大的公司破产案还有多少未被揭开的秘密?

“不明白金融潜规则,就永远不会明白世界金融集团存亡兴衰的本质原因”。
——宋鸿兵 


获奖信息
媒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