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记录了作者对202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日本原子弹氢弹爆炸受害者团体协会”的独家采访
《广岛人》是对广岛核爆的最新也是最全面叙述,全新解读这一重大事件背后的历史脉络,带领读者踏上长达十年的旅程,跨越科学、核聚变武器化竞赛、国际政治和阴谋、物理学的蓬勃发展、航空设计、导航以及众多用于制造原子弹的科技。一切都笼罩在全球冲突、国际政治、间谍活动、灾难性死亡的背景下。
伊恩进行了数年的研究,并前往日本和美国,直接与目击者/幸存者交谈,并探索所有相关档案,以带来大量全新的证词。
《广岛人》以独特的叙事方式讲述了第一次原子弹袭击的十年历程,它通过几个关键人物的经历,描绘了二战前和二战期间核技术的竞赛。它带领读者从白宫的走廊到新墨西哥州的实验室和试验场;从纳粹德国上空的空战和对太平洋的收复到对日本本土的燃烧弹空袭。它还包括日本的视角——西方叙事中经常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完善麦格雷戈对轰炸意义和后果的细致入微、深刻人性化的描述。
主要人物包括:
·曼哈顿计划领导人莱斯利·格罗夫斯将军,与罗伯特·奥本海默并肩作战;
·陆军空军轰炸机飞行员保罗·蒂贝茨二世上校;
·广岛市长粟屋千吉,与八万多名市民一同化为飞烟;
·普利策奖得主、小说家约翰·赫西,战后前往日本揭露原子弹给这座城市造成的破坏,并在《纽约客》的一篇历史性文章中,毫不掩饰地详细描述了原子弹致命后果——辐射所带来的严重危险;
·以及更多公民、受害者、幸存者的真实故事。
这本书有很多值得惊叹的内容,而关键研究材料则包括:
日本
* 时任广岛市长的粟屋千吉的个人文件,他虽然当场死亡,但其遗物得以保存;
* 采访日本原子弹氢弹爆炸受害者团体协会的助理秘书长小玉美智子;
* 独家采访广岛博物馆退休馆长志贺健二;
* 来自东京空袭博物馆、鹿儿岛神风特攻队和平纪念馆、广岛和平纪念馆的一手资料;
美国
* 采访指挥曼哈顿计划的莱斯利·格罗夫斯将军的嫡孙;
* 自约翰·赫西档案馆的一手材料;
* 第509 混合轰炸机大队退伍军人协会分享的轰炸机机组人员证词;
* 曼哈顿中心工作人员的证词(来自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华盛顿州汉福德和田纳西州橡树岭);
*来自新奥尔良二战国家博物馆、洛杉矶日裔美国人博物馆、《纽约客》杂志档案的一手资料
英国
* 温斯顿·丘吉尔的个人文件;
* 特别参观美国航空博物馆的B-17和B-29超级堡垒轰炸机展品;
* 来自BBC 档案的有关轰炸及其后果的原始报道;
目录
年表
前言
序言
介绍
第一部分:铀资源争夺战
第一章:核裂变
第二章:说服总司令
第三章:来自中国的作家
第四章:美国空中力量的崛起:B-29 计划
第五章:委员会
第二部分:欢迎来到曼哈顿
第六章:“如果你把工作做好,你就能赢得战争!”
第七章:戴帽子的男人
第八章:“为苹果派而战”:约翰·赫西在瓜达尔卡纳尔岛
第三部分:世界碰撞(空战)
第九章:一生的角色
第十章:好市长
第十一章:幸运逃脱:约翰·赫西在欧洲
第十二章:火与硫磺:硫磺岛
第十三章:欢迎来到“剩菜剩饭”
第四部分:旋风即将来临
第十四章:换岗
第十五章:渡过卢比孔河:东京大轰炸
第十六章:做最坏的打算
第十七章:马里亚纳群岛的曼哈顿:原子弹之翼抵达天宁岛
第十八章:终局:冲绳
第十九章:水城
第二十章:国家自杀
第二十一章:爆炸争论
第五部分:余波
第二十二章:特别轰炸任务13号
第二十三章:闪闪发光的叶子
第二十四章:不光彩的失败
第二十五章:控制故事
第二十六章:“离家如此遥远,几乎无法回头。”
结语:失落的遗产与重建
后记
致谢
注释
参考书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