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身处何地,人们都沉浸于审美中。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任何文化都离不开审美生活,审美生活因此成为一种文化普遍现象。同时,审美参与具有地理性。虽然所有文化都有其审美,但没有一种审美适用于所有文化。审美参与的规则因文化而异。
如果我们将审美多样性而非审美普遍性作为起点,审美应该如何进行?我们应如何将审美多样性的文化起源和基础理论化?我们应如何看待审美多样性的价值和规范性?为了展示审美研究中对多样性的可能转向,本书四位作者各持不同的审美多样性观点,并共同展开对这些问题的集体探讨。《品味地理》将吸引审美课程的学生以及对全球审美新方法感兴趣的读者。
全书目录
介绍
1. 《品味的出现》,莫汉·马特亨著
2. 《文化与价值观》,多米尼克·麦基弗·洛佩斯著
3.《超越审美生活中的非此即彼:审美普遍性的新途径》,萨曼莎·马瑟恩著
4. 《每日美学不公》,本斯·纳奈著
讨论:普遍性的诱惑以及我们应该在多大程度上抵制它?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