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获时报文学奖散文首奖、时报文学奖书简组优选、林荣三小品文奖、台大文学奖
「我们讨厌你!」为什么是我?我做错什么了吗?
一个从不说不的女孩,以书写重回充满恶意的童年,寻找答案
也记录那段席地而卧,为台湾前途奉献燃烧的无悔青春
▕ 「我曾经自暴自弃地想过,当teacher's
pet也不错,至少有人靠。已经被班上女生霸凌了,如果再没有老师靠,那我还能依靠什么?」
自幼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的林巧棠,以为自己会一直拥有好人缘,可以自在地相约去图书馆、逛街,一起打球,分享彼此的爱好兴趣。然而就从某一天开始,她们突然弃她而去,言语嘲讽、冷淡疏远、恶意陷害……她成为被排挤霸凌之人。回首那段倍受冷眼的日子,她不断思考,究竟在哪个节点,她们的友谊产生了断裂。
▕ 「时代的巨轮整个碾压过来,不可能不伸手去挡。有太多太多『刚好』使得我在那里。」
曾以为自己可以不要政治、免于政治,然而历史课堂上出现的几个名字,从此她再也无法忘记。如果没考上台文所、如果没念台北的学校、如果当时不是学生……她可能不会涉入学运这么深。当时她为何留在现场?要回答这个问题,唯有透过书写「面对」当下的记忆,才会得知。
这是一本回忆之书,也是林巧棠从文学叛逃之后的回归之书。从儿时学琴、玩耍、热衷的事物、搬家等重要时刻里,逐渐将自己拼贴成完整的血肉之躯。面对恶意排挤,不断探问为什么;面对浪潮,没有为什么的义无反顾。从默默忍受,到直面抗争,人生关卡总在乖与不乖中挣扎。她曾说「文学救不了病中的我」,现在的她,以书写卸下记忆里的重担。终究,只要一字一字写下,心里就踏实,就会有一束光,带领她继续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