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无处不在,又似乎无迹可寻。它普遍存在、无法避免,却被视为人类社会的终极禁忌。然而,在这混乱而令人避讳的现实背后,隐藏着一部关于“我们是谁”“我们如何生活”以及“我们将走向何方”的文化史。既神圣又污秽、既必需又令人厌恶,废物是人类文明最大的悖论之一,而它在这片晦暗、复杂的领域中,塑造了惊人的力量。
长期以来,羞耻与尴尬掩盖了人类与粪便之间的关系,使它在历史中被压抑、被遗忘。《夜土:粪便的文化史》(Nightsoil: A Cultural History of Shit)以幽默而深刻的笔触,揭示废弃物在文化、历史与生态进化中的关键作用。作者乔安娜·格罗霍维奇(Joanna Grochowicz)通过丰富的研究与敏锐的观察,带领读者探讨粪便如何影响农业、社会阶层、医学、宗教,甚至我们对未来的想象。
从阿兹特克人对“粪便之神”的信仰,到基督教对仪式洁净的执念;从“帝国之鼻”(Nose of Empire)到“御厕官”(Groom of the Stool);从奥斯曼的下水系统到二十世纪中叶中国的“清粪队”——格罗霍维奇发掘出粪便作为资源、工具与象征的文化地位。它不仅是人类排泄的副产物,更是一面映照我们对死亡、纯洁与控制焦虑的文化之镜。
通过重新审视被忽视的历史,《夜土》邀请读者思考:废物并非应被隐藏的负担,而是通向可持续未来的关键。跨越时空与文化疆界,这是一部奇异而必要的文化史,讲述了粪便如何塑造人类文明、信仰与世界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