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北京代表处
《预言引擎: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与算法文化的构建》
DIVINATION ENGINES: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Making of Algorithmic Culture
图书类型:
大众社科
浏览次数:
20
作者:
Xiaochang Li
出 版 社: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代理公司:ANA/Jessica Wu
页 数:304页
出版时间:2026年7月
代理地区:中国大陆、台湾
审读资料:暂无(可先登记兴趣)
联系人:
Rights
内容简介
本书揭示了一段令人惊讶的起源故事,记叙了为了使人类语音和语言可被计算而做出的努力,以及这些努力如何塑造了大数据时代和今天的人工智能。
自从计算机问世以来,人们一直幻想着与机器对话。在这本令人大开眼界的书中,技术专家李晓畅(Xiaochang Li)向读者展示了这个梦想如何推动对数据的需求,并为今天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奠定了基础。基于原创研究,李晓畅清晰地阐明了自然语言处理的起源,以及20世纪计算机科学家、语言学家和通信工程师之间激烈的争论。正是这些争论塑造了今天的技术。从早期记录、分析和尝试理解人类语言的设备开始,她展示了计算机语音识别系统,是如何通过降低对于语言意义的关注,增加基于统计的预测,来实现技术进步的。贝尔实验室和IBM在相关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换句话说,研究人员逐渐放弃了试图理解人类语言,转而选择了简单地预测语音和文本数据模式的变通方法。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种解决方案的适应性出乎意料的强。正如李晓畅在书中所述,将语言问题转化为工程问题带来了搜索引擎、垃圾邮件过滤器以及各种内容排序和推荐机制,这些机制规范着每个平台上信息的访问、流通和合法性。但这一切的代价,便是永远需要大量且不断增长的新数据。
总而言之,《预言引擎》中讲述了人类交流的产物——语音、文本和图像——如何成为计算机的饲料和产品。李晓畅认为,交流和计算之间的这种联系催生了数据驱动的分析、机器学习和当今的算法文化。
《预言引擎: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与算法文化的构建》
第一章:引言:语言问题
第二章:意义的测量
第三章:精妙的欺骗
第四章:忽略的模型
第五章:最近的知识
第六章:粗糙的电脑
第七章:翻涌的数据
总结:不只认知
相关资料
版权状态
获奖信息
媒体评论
暂无记录
点击了解此书作者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13-2025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008号
网站导航
网站首页
图书推荐
作者介绍
视频中心
英文书目下载
中文书目下载
中文畅销
最新动态
大事记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