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志,歌永言”——这是中国关于艺术表现最早的论断之一。诗歌的语言让情感超脱于个人,音乐性扩展了诗歌语言的传播范围,不仅是充满整间房间,而是跨越地理和世代。“延展心智理论”认为,思维不局限于个体的神经系统,还延伸到物质和社会环境中。
《中国诗歌和表演艺术中的音乐、心灵及语言:声音的延展》全面概述了历史上中国传统诗歌和表演艺术之间的互动。书中采用了认知和定量方法,如延展心智理论,以及一个包含6000多份传统音乐曲谱的数据库,来描述社会思想和艺术作品之间的周期性、连续的互动。
从远古的《诗经》到中世纪晚期的宋词,再到昆曲和京剧中的咏叹调,凯西·舍恩伯格(Casey Schoenberger)介绍了中国主要诗歌和传统表演艺术中的节奏、旋律、发音和语法风格。在这一过程中,他运用认知神经科学、数字人文、音乐学和语言学方法,不仅描绘了中国艺术的轨迹,还对白话化和即兴创作等更广泛的现象做出了解释。
《中国诗歌和表演艺术中的音乐、心灵及语言:声音的延展》
致谢
图片目录
中国朝代表
引言:扩展思维的创造性循环
第一章:节奏的死亡
第二章:旋律的诞生
第三章:没有母语者的语言
第四章:没有作曲家的音乐
尾声:充满活力的等节奏,永恒的过去
术语表和缩写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