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道格拉斯·肯尼迪(Douglas Kennedy),1955年元旦出生于曼哈顿。作为第三代纽约人,他在格拉梅西公园以南、第19街与第二大道交汇处的典型中产阶级社区长大。九岁时,全家北迁至上西区。童年笼罩在父母不和的阴影下,这使他很早就学会了自立,青少年时期,他大部分时间都流连于纽约的剧院、电影院、音乐厅、爵士俱乐部、图书馆和博物馆,沉浸其中。因此,这种对灰暗家庭生活的逃离,使他早年便自诩为“文化狂热者”——这一热情至今仍定义着他的生活。这也使得他(尤其在他后期的小说创作中)成为家庭动态和婚姻困境的敏锐观察者。
道格拉斯获得私立The Collegiate School的入学资格后不久,他们举家迁往上西区。该校由来自荷兰的归正会牧师米乔纳斯·凯留斯于1628年(当时纽约还是荷属新阿姆斯特丹)创立,是纽约最负盛名的学校之一。“我在Collegiate接受了非凡的古典教育——而且,作为一个身处满是本市权贵子弟的学校里的中产家孩子,我也很早就认识到金钱只是一层靠不住的虚饰”(这一主题在他的小说中也随处可见)。从Collegiate毕业后,他求学鲍登学院,并于1976年以优等生荣誉和历史学高等荣誉毕业。在鲍登学院期间,他还往都柏林圣三一学院交换一年。大学毕业后,他曾担任缅因州当地一家报社的记者,随后在几家外百老汇剧院担任舞台监督。1977年3月,工作空窗期,他决定花几周时间去都柏林拜访朋友。
这次为期两周的旅程,最终变成了在大西洋彼岸长达三十四年的人生。
1977年春天,回到都柏林不到一周,道格拉斯就参与共创了一个剧团——Stage One,并于当年夏天开启首个演出季。十八个月后,Stage One第三个演出季结束后,他加入了爱尔兰国家剧院(艾比剧院),担任“孔雀”实验剧场的经理。
在孔雀工作的五年间(1978-1983年),他开始深夜写作。1980年,道格拉斯的第一部戏剧《莎士比亚的五美元一天》("Shakespeare on a Five Dollars A Day")卖给了BBC广播四台。该剧也在爱尔兰国家广播电台和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制作播出。随后他又创作了两部“标题过于巧妙”的广播剧:《乘牛津英语词典漂浮在尼罗河上》("Floating Down the Nile on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和《唐·乔万尼的布鲁斯》("The Don Giovanni Blues"),均在BBC广播四台播出。
1983年夏天,道格拉斯辞去了经理职务,开始全职写作。为了支付房租,他开始做自由撰稿人,为包括《爱尔兰时报》在内的大多数爱尔兰主要报纸供稿,并在1984至1986年间为《爱尔兰时报》撰写专栏。1986年,他的第一部舞台剧《送律师、枪和钱来》("Send Lawyers, Guns and Money")在孔雀剧院上演,收获灾难性差评如潮,遭遇门票滞销——它至今仍被认为是爱尔兰国家剧院历史上最大的败笔之一。此后不久,他的专栏被《爱尔兰时报》停掉——他意识到自己在都柏林的岁月即将结束。
1988年3月,道格拉斯移居伦敦。同月,他的第一本书《金字塔之外》由Unwin Hyman出版。他也开始为《听众》杂志、《新政治家》和《星期日泰晤士报》撰稿。第二本旅行书《在上帝之国》于1989年7月出版,随后是《追逐财神》——由哈珀柯林斯于1992年出版。这三本书都获得了评论界的好评,但他继续从事着职业记者工作,并且颇有建树,此时他也开始为《泰晤士报》《独立报》《星期日电讯报》《Arena》《Esquire》和《GQ》撰稿。
1994年,他的第一部小说《死心》(The Dead Heart)由Little Brown出版。电影版权由Scala Productions和Samuel Goldwyn Company购得,改编成1997年上映的电影《欢迎来到瓦普瓦普》(Welcome to Woop Woop),由斯蒂芬·埃利奥特(Stephan Elliot),《沙漠妖姬》(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的导演执导。
《大人物》(The Big Picture)是道格拉斯的第二部小说,取得国际性巨大成就。在美国,其版权以七位数价格售出,成为全国畅销书,并被翻译成22种语言。它还获得了WH Smith奖,并获法国著名文学杂志《Lire》评为“1998年度最佳图书之一”。迄今为止,该书在全球已售出超过三百万册。《大人物》于2010年在法国拍成电影《他曾经是传奇》(L’Homme Qui Voulait Vivre Sa Vie),由埃里克·拉蒂格(Eric Lartigau)执导,罗曼·杜里斯(Romain Duris)、玛丽娜·福斯(Marina Fois)和凯瑟琳·德纳芙(Catherine Deneuve)主演。
肯尼迪的第四部小说,2001年出版的《追求幸福》(The Pursuit of Happiness)标志着他的新尝试——与之前取得巨大成功的心理惊悚小说截然不同,这是一个伟大的悲剧爱情故事,由两位女性叙述,背景设定在20世纪40年代纽约战后的乐观主义氛围以及随后麦卡锡女巫狩猎的噩梦中。《追求幸福》展现了肯尼迪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书写家庭复杂关系的独特能力。该书由英国的Hutchinson、法国的Belfond和美国的Atria出版,获得了广泛的评论和商业赞誉,已翻译成15种语言,并入围法国著名的“Prix des Lectrices”奖。该书是《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前十名,在爱尔兰连续四周位居畅销书榜首第一名,迄今为止已售出超过两百万册。
肯尼迪随后出版了一系列广受好评的小说,包括2004年的《特殊关系》(A Special Relationship,2004)、2006年《婚姻状况》(State of the Union)、2007年《第五个女人》(The Woman in the Fifth)、2009年《逃离尘世》(Leaving the World)、2011年《那一刻》(The Moment)、2014年《五天》(Five Days)、2016年《蓝色时刻》(The Blue Hour)和2020年《午后的伊莎贝尔》(Isabelle in the Afternoon)。他的小说在全球已售出超过一千五百万册。
在法国,他是一位标志性的作家(更不用说他还是一位流利的法语使用者),于2007年授勋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Chevalier de l’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2009年,他获得了首届“《费加罗报》大奖”(Grand Prix de Figaro)。他还出版了一本哲学著作《所有大问题……未曾尝试解答》(All the Big Questions... With No Attempts At Any Answers)。他与伟大的法国插画家乔安·斯法尔合作了广受好评的儿童丛书系列——《奥萝尔的奇妙冒险》(Aurore’s Amazing Adventures),于2019年至2022年在法国出版。他最近两部备受评论界赞扬的小说关注现代美国生活中根深蒂固的分歧上,政治倾向更为鲜明。《恐惧光明》(Afraid of the Light)从一位曾属于中产阶级、现在被迫以开优步车为生的人的角度,审视了反堕胎暴力这一易燃易爆的问题。《飞越之地》(Et C'Est Ainsi Que Nous Vivrons)于2023年出版。故事设定在2045年,那时的美国已分裂为两个不同的国家,该书在法国是畅销书,并被赞誉为近年来出版的最令人不安的预见性小说之一。
道格拉斯经历过两次婚姻,两次离婚。他膝下有一双儿女,对自己的父亲无比自豪:儿子马克斯是一位摄影师,旅居伦敦。女儿阿米莉亚是一位演员兼剧作家,旅居纽约。道格拉斯现在以缅因州为家,也会偶尔旅居巴黎和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