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北京代表处

  • 《坏囡囡》
  • BAD BAD GIRL
  • 图书类型:文学小说      浏览次数:66
  • 作者:Gish Jen
  • 出 版 社:Knopf
    代理公司:Melanie Jackson/ANA/Jessica
    页    数:352页
    出版时间:2025年10月
    代理地区:中国大陆、台湾
    审读资料:电子稿
  • 联系人:Rights
内容简介
当代美国最著名的华裔文学作家之一,万众瞩目下,任璧莲携新作回归文坛:一部引人入胜、笑中带泪灼痛人心的自传体小说,跨越时空与大洋,追溯一对母女身上波澜万丈的家国之殇。

“多年前,母亲驾鹤西去,而时至今日,她的训诫仍在我耳畔回响...”

任璧莲笔下的母亲——卢淑馨(Loo Shu-hsen)于1925年出生在上海世家大族。深闺规矩如铁律,少女稍有逾矩便会招来呵斥:“坏囡囡!讲话没分寸!”家人将她送入教会学校受洗后,她以“圣阿格尼丝”为教名,接受那时在中国难得一见的国际化教育。可父亲依然叹息:“可惜不是男儿身,否则必大有作为。”阿格尼斯在书页间寻找救赎,夜夜握着手电筒翻查英汉词典,宣布要远渡重洋攻读博士。1947年,黄浦江畔,她踏上再无归途的航程,前往美国。

曼哈顿的寂寞漂泊中,阿格尼斯与同乡工程系学生赵培(Chao-Pei)相恋。故国家书渐成噩耗频传,两人则在郊区安家,良缘缔结、长子出生,他们努力在一隅小屋中编织新生活。然而待任璧莲出生,父母婚姻已布满裂痕。面对桀骜不驯的美国女儿,已为人母的她,竟脱口而出当年自己最痛恨的训诫:“坏囡囡!讲话没分寸!”

以三重视角,这部自传体小说《坏囡囡》穿越那注定不平凡的时空:弄堂里,身着旗袍的少女紧紧抱住英汉字典对抗命运;美国郊区,家庭主妇在文化裂隙中挣扎,试图相夫教子。当代作家通过文字重构母亲的生命密码。任璧莲用上海方言的韵律(“囡囡”、“男小囡”)编织出一部移民史诗,这对被时代洪流冲散的母女,半个世纪后,终于在这本书中紧紧相拥。

【多写两句】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弄堂,深闺大院中,身着旗袍的吴家少女翻开了一页英汉词典。几十年后,美国郊区,她在异国他乡出生女儿穿着牛仔裤,怒斥母亲的“封建礼数”。

两种语言在同一张纸面上碰撞,恰似移民家庭永远无法弥合的文化温差。那些被错误放大的误解、被时差拉长的沉默,在叙事的褶皱间却绽放出幽默。母亲把“独立思考”视作“离经叛道”,女儿将“孝顺父母”解读为“道德绑架”,二代华裔们吹嘘着那素未谋面的故土,分享胡编乱造的奇闻逸事——这部小说最动人的地方恰恰就在于此,在于它让所有在文化夹缝里长大的人都找到自己的影子。温柔贤淑的母亲是“坏囡囡”、个性张扬的女儿也是“坏囡囡”,两个人的“坏”都是追求,是对梦想、对女性解放的向往。

“移民故事的本质,是不断重写自我与历史的对话。”小说以微观家族史映射宏观时代裂变,呼应了阮清越对“认据美国”的批判,亦延续了汤亭亭对亚裔身份的哲思。而植根于华裔经验,书中对母女权力博弈、代际沟通困境的刻画,足以令读者共鸣,《坏囡囡》不仅是任璧莲创作生涯的集大成之作,更是一部献给所有在文化裂隙中寻找归属的女性的情书。若说《典型的美国佬》以汽车抛锚喻示美国梦的虚妄,本书则以“坏女孩”的叛逆呐喊,宣告了移民女性对自我叙事的绝对主权——她们无需成为“典型”,只需借助文字,书写属于自己的“坏”与“真”。
相关资料
版权状态
获奖信息
媒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