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人学》旨在探讨在古代希腊传统中的人学,相关的问题「人是什么?」
人是其可见的身体,或还有什么生命元素使得身体之所以是活着。
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开始,古希腊人的理性思辨首先关怀的课题就是人。人所处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物理世界?物理世界中的人又该如何定位?世界与人因而成了哲学探讨的两大主题。
当聚焦、关怀回到人的本身时,与人有关的首推灵魂论,其次是伦理学、政治学等。古希腊时期的灵魂论事实上就是人学,因认知到灵魂是身体(body)的生命原理,无论是从生物学、形上学乃至认识论推衍生命意义之所在,都不能舍灵魂而不论。
人的生命仅限在时间内,或还有永恒的面向?人除了生理生命,是否还有伦理、道德和宗教生命?人的自我完满和完美在时间中达成,或是超越时间有永恒的生命?针对这类问题,作者丁福宁在《古希腊的人学》采取史的角度从荷马史诗中流露出的人之概念,及其后哲学理性思辨时期,借着对一切起源或原理的探讨,领悟到人在其身体之外,灵魂是人的生命原理。哲学家对原理和生命概念的诠释均不同,连带对「人是什么?」这最基本问题的诠释也不同。亚理斯多德的全人概念,及其后的基督宗教思想,共同奠定了西方人学的基础。
本书《古希腊的人学》主要研究,古代希腊人不仅关心人在这世界中的生活,如何渡合乎伦理、道德的生活。希腊人肯定人在身体死亡后,灵魂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存在。人死亡后的生命是以他在这世界中的生活作为衡量,人的理想是相似神。人的身体属于会毁灭的世界,理性则属于神圣、不朽的世界。灵魂不朽不只是单纯的宗教信仰,柏拉图及亚理斯多德分别以不同的方式从理性的形上本性论证灵魂不朽。从某种角度而言,到了公元前四世纪,希腊人所建立的人学不是封闭在时间、空间的人学体系,而是向着永恒、无限开放的人学体系。这种人学思想奠定往后所有世纪哲学家人学反省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