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是中国文化与哲学的主流,康德则建立了西方哲学第一个自律伦理学系统,两者都有深刻而完整的内涵,深远地影响了东、西方社会,至今力犹未逮。
中国传统文化以实践哲学为主,不长理论,西方哲学则以理论见长,实践哲学欠缺独立的地位,尤其是道德哲学,直到康德提出「自律」的原则,建立自律伦理学,才扭转了情势。康德对西方伦理学思考所造成的这种根本转向,被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因而与儒家思想间形成本质上的关联。康德从人所共有的道德意识出发说明道德的本质,儒家则主张圣人之道本乎人心,仁义道德不离人伦日用。东西方圣哲的思想,就在人最根本的道德基础上,如电光石火般地交会,碰撞出绚丽的火花。
《儒家与康德》(增订版)以论自律道德为主要论述的切入点,尝试阐明康德的「自律」观念并探讨儒家孟子的自律伦理学,比较康德的「幸福」概念与儒家的义利之辩。本书自初版以来,已超过四分之一世纪,在学界引发了不少讨论与争辩。「儒家与康德」这两项跨文化的主题迄今依然是中外学界的热门议题,值得继续开发。
新版除原有的五篇精彩论文,又收录作者两篇论文:〈从康德的实践哲学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及〈从康德的「道德宗教」论儒家的宗教性〉,并全面更新引用数据、修订标题与文字,以便于读者的阅读与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