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的获得者,伊泽丁·阿布莱施医生(Dr. Izzeldin Abuelaish)是一位曾在哈佛大学深造的巴勒斯坦医生。他出生于加沙地带的耶巴利亚难民营。作为不育专科医生,同时也是产科与妇科医生,他一直住在加沙,但也前往以色列工作。
在这片他成为“家园”的土地上,他拥有作为医生的最高荣誉。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跨越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间的界线。作为一名医生,他同样对待界线两侧的病人;作为一名人道主义者,他发现有必要改善中东妇女的健康和教育情况。
然而,在2009年1月16日,一枚以色列火箭袭击了他位于加沙地带的家,他的三个女儿和一个侄女惨遭不幸。尽管如此,他出色地应对了这次悲剧。他没有寻求报复或沉湎仇恨,而是呼吁该地区的人们互相交谈。
这本书将伊泽丁·阿布莱施医生的生活娓娓道来,告诉你:
·他如何成为了一名人道主义者?
·为什么他将妇女视为中东地区的未来?
·他怎样以女儿和外甥女的惨剧为动力,努力消除加沙地区的隔阂?
伊泽丁·阿布莱施医生的故事:
加沙地带是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的居住区,它位于西奈半岛东北部的狭长地带,以色列国的西边,区内有许多巴勒斯坦的难民营。1955年,巴勒斯坦孩子伊泽丁(Izzeldin)就诞生在耶巴利亚难民营(Jabalya refugee camp),爸爸是个劳工,母亲是农夫的女儿。他的家境非常贫穷,有个相当坎坷的童年。
因为家中贫困,伊泽丁什么费用都付不起,上学很困难,使得他在小小11岁的年龄就开始在外面打工赚钱。在学校里,他学习表现优异,是全班之冠。可是他的考绩并不出色,因为老师只奖励服饰最好的学生,选拔他们做学习优良的代表。这让他意识到,社会只照顾有钱人,穷人是被人瞧不起的。
当然他幼小的心里有很多问题,为什么巴勒斯坦人的孩子不能像犹太人的孩子,或是美国人的孩子一样,而必须做苦工才能勉强上学?这种念头使得他更加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出去上大学,以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为此,在1970年夏天,他去了一间以色列的农场作了40天的劳工。
回到加沙地带,他发现以色列的防卫军(IDF)又摧毁了他们在难民营的家,为的是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要清出一条让坦克车行驶的大路。他只好把暑期赚来的钱拿出来,替家人买了一栋房子。
最后,他终于得到机会去开罗大学进修医学。当他1985年毕业,回到加沙地带找工作的时候,伊泽丁发现:“你如果想要找工作,那你必得有内线关系,或是有钱,或者你是替以色列人作眼线的。”
因为找不到工作,他只好到吉达的一个医院工作。医院很看重他的表现,送他到伦敦进深妇产科。在沙特阿拉伯待了三年后,他还是回到了耶巴利亚难民营。
在那里,他开了一家私人诊所,因为他心中牵挂难民营中赤贫的人们。为了应付病人的需要,他开始与以色列的医务机构联系,后来到一家以色列医院Soroka Medical Center做义工。
1993年,伊泽丁被联合国难民救济及工程处(UNRWA)任命为妇女卫生部主任。但是一年后,他还是回自己的诊所,并在原以色列医院做义工。
在Soroka医院他表现优异,三年后,医院正式任命伊泽丁为医生。这是以色列第一位巴勒斯坦籍医生。他每周还是空出一天的时间,回到自己的诊所,给穷人免费治疗。
2002年医院送他到意大利学习胚胎学与遗传学。从那里,他又转到哈佛大学学习规划卫生政策。他在哈佛毕业的那天是他人生的高峰,也让巴勒斯坦人自豪。他说:“我希望所有巴勒斯坦人都在场。我希望我的父母亲能够从坟墓里走出来,看见像我这样从贫穷出身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成就。”
同年,他回到加沙地带,继续在Soroka医院的工作,也继续他自己诊所免费的服务。六年以后,他转到另一家以色列医院(Tel Hashomer hospital)。
在这里,他与以色列人的关系更扩展了。他很直爽的告诉他们,这位家园两次被沙龙摧毁的穷苦孩子,这位在犹太人农场上做过苦工的孩子,现在回来了,并且是位受人尊敬的医生了。
2009年初,生命坎坷的伊泽丁经历了一次他这一生最悲惨的事件。因为哈马斯的火箭攻击,以色列的军队在2008年12月17日发动了攻势,进入加沙地带扫荡。
2009年1月16日下午4点45分,这位帮助医治以色列伤患的医生,当时正在与6岁的儿子在玩游戏。突然一声巨响,接着又是第二声巨响。以色列的坦克车向他的房子射击了两颗炮弹。
他立刻冲进房子,跑到他女儿们的卧室。看到了满地的血和女儿们的尸体,他充满了恐惧,开始歇斯底里地大吼。他尤其关心大女儿的生死,在废墟中翻找,希望她还活着,在下一颗炸弹来袭之前把她救出来。
他焦急地喊她的名字:“比桑!比桑!发生了什么事?”他几近疯狂地哭喊着。比桑是所有父母亲心目中的理想孩子,她与众不同,非常上进,在回教大学攻读商业管理,马上就要毕业,希望将来做个新闻记者。
清理的结果,他一共失去了三个女儿和一个侄女,比桑20岁,米雅15岁,阿亚14岁,侄女努尔14岁。米雅的愿望是有一天像爸爸一样做医生。他还有两个女儿受了重伤,一个弟弟和另外一个侄女也受了伤。
他说:“因为我与以色列的关系,也因为我的个性,上帝选择我和我的女儿们向全世界,也是向以色列人,显明巴勒斯坦人民所遭遇的灾难。”他的遭遇让以色列人都感到忿怒,以色列的电视台还播放了他当时尖叫求助的景象。
但是,他没有让仇恨腐蚀他。这位医生解释说,作为一个人,他无法去仇恨另外一个人。他虽然痛恨他们所做的,但他无法去仇恨那些夺去她女儿生命的军人。他说:“我们有改变现状的能力”。
他认为这个受到高度关注的事件,使得以色列的首相在两天后宣布停火。他认为这个悲剧:“打开了以色列公众的心门,让他们看到加沙人所遭遇的悲惨境遇。”许多以色列人也打电话给他,表达他们的慰问和同情。
他不但不容许这悲剧深化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间的鸿沟,他更决定要把它转化为正面的力量,成为和平的桥梁。悲惨的遭遇给了他更多的爱心和责任,使他“继续为人道而奋斗,把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拉到一起。”
他希望巴勒斯坦的父亲将不再会像他一样失去自己的女儿。他说:“我逝去的女儿一直跟我在一起”,跟他一起奋斗。
他相信“理念和言语更能够接近真理,达到和平。”为此,他到处走动,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去呼吁,强调和平对巴勒斯坦这个长期受苦地区的重要。他并且相信,他必须“呼吁,并帮助巴勒斯坦人,在和平未到之先,就能达到爱心、尊重、和过有尊严生活的权利。”
由于不懈的努力,伊泽丁·阿布莱施医生被比利时推举为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
比利时称他是“和平的士兵”,并且颁予他荣誉公民的头衔,认可他为服务人类所做出的努力。以色列的“少数民族部长”也打电话恭贺他,表示会支持他的提名。他把自己的提名献给全世界“所有被歧视的人们”。
此后,多家机构邀请他前去工作。除了哈佛大学以外,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全球卫生中心”给了他聘书,以色列海法的公众卫生学校也给了他聘书。他偏向于接受海法的职位,因为它靠近加沙地带。他在访问多伦多的时候说:“我有责任靠近那些我所关心的人,包括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