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最后几十年尽管饱受战乱困扰,仍在知识和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期间出现了很多指导和参考用书,其中就有宋应星(1587-1666?)[他是中国南部一个小地方的长官]写就的一系列文本。他的《天工开物》就是这些作品中最长、最杰出的,记载了提取和加工原材料的过程以及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商品制造(从珍珠、酒到船、推车和火器)。
在本书中,达格玛·舍费尔探索了这个引人入胜的文本,就中国科学思维的发展对宋应星留下这部精神遗产进行了新的阐释,明确了科学写作的目的,确立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角色与影响。舍费尔细致地梳理,层层展现了宋应星的私人与文化生活。无论从实践的角度还是从理论的角度,她都将《天工开物》公正地置于其原始环境中,因而对科技思维生发出新的理解。舍费尔生动地展现了中国的情境,将十七世纪的中国和欧洲进行了深刻的比较。汉学家及相关的科学史专家都将专注于本书,因为它是第一部把宋应星的写作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下进行研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