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合一」的命题犹如一口古井,看似陈旧,往深处提炼,又可伸触潜藏于井底的水脉。
《君师道合:晚明儒者的三教合一论述》透过管志道、杨起元和周汝登,揭示晚明三教合流思维的演变,以及三教合一思想与君道、师道的关系。尤其值得思考的是,晚明儒者对明太祖的历史记忆与政治认同,对政教统合的认可,试图以「三教观」来巩固「君师道合」的想法,置于晚明的思想语境,到底说明了什么?由此进一歩探索晚明三教思想的思维特色、三教的政治性意涵以及儒者对现实政教关怀等问题。
本书选择管志道、杨起元和周汝登为本书论述主要对象,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一)他们是广义的阳明后学,在学承和个人学习经验有所交错,例如罗汝芳是杨起元的老师,但管志道和周汝登二人,亦深受罗汝芳启发;(二)三人皆有深刻的三教思想关怀,而其三教思想扣紧着当时的政治、社会与学术重要问题;(三)彼此有深刻的论学往来,其中以管志道和杨起元,以及杨起元和周汝登的情谊最深。不仅有书信来往,也常互赠诗歌;(四)三人活动的时间,集中于隆庆、万历期间,并且都是南京学圈的重要儒者。最为关键是,三人独特的三教观和论述,有所交锋又各有侧重,因此适切成为理解晚明三教论述建构与发展的思想社群。值得留意的是,在《明儒学案》〈泰州学案〉黄宗羲摘录了杨起元和周汝登的学说,但管志道仅有一小段传记。而在当代学界,周汝登在思想史上颇有「能见度」以外,管志道和杨起元的思想鲜少被注意,可说已长久成为哲学史或思想史的「失踪者」。
《君师道合:晚明儒者的三教合一论述》主要的论题核心在于探索晚明的三教合一论述,探讨「合一」观背后的「思想世界」与「历史脉络」,找出合一思想的现实关怀,究竟和儒者所面对的时代和思想危机有什么关联,以此建构晚明三教合一的论述场域。书中揭示中晚明三教合流思维的演变,以及儒者三教合一观所包含的君道与师道的竞争关系。此外,追问三教合一论述又如何安顿政治权力与道德权威等问题。本书采取「论述」的概念,也是在前文讨论的反思基础上,认为「三教合一」不仅只是一个思想概念,或者是一种思想整合的复杂形态,围绕着三教合一的各种话语如「出世法」、「君师道」及「治教」等,是晚明儒者的共同关怀,彼此的讨论和响应形成重要的论述场域。
本书第一章为导论。首先提出本书的问题反思,同时检视「三教合一」研究的多重视野,把握其研究脉络,最后再从题目和人物选择考虑说明,进一步勾勒出本书主要问题意识。第二章为「明中叶三教合流之衍变」,主要提供三教交涉的长时段演变背景,并且以王阳明作为主要分界点,探讨其如何开拓包容性的三教观,而后来学者在此思想基础上,如何找到思想出路,以致跨出良知学话语,建立自己的思想关怀和立场。第三章探索管志道的「干元统天」之学。第四章以杨起元「孝弟慈」大成之学为讨论主轴。第五章则论周汝登的「三教统体」之学。第六章为结论。从管志道、杨起元与周汝登三教合一论述的比较,总结其如何蕴含「政教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