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
-
A. C. 格雷林
-
A. C. Grayling
-
A. C. 格雷林(A. C. Grayling),英国哲学家、私立大学“新人文学院”院长、英国人文主义协会副会长,皇家艺术学会和皇家文学学会成员。他出版了《怀疑论的反驳》《道德价值的未来》《维特根斯坦与哲学》《什么是好的?》《物的意义》《好书》《上帝的争论》《天才时代》《民主及其危机》《生活、性与思想》等30余部著作,广泛论及哲学、伦理学、美学、历史、戏剧等各个方面。他推崇哲学的现实实践意义,是...
|
|
|
|
-
《天才时代:十七世纪与现代思想的诞生》
-
The Age of Genius: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and the Birth of the Modern Mind
- 图书类型:大众社科
- 作者:A. C. Grayling
-
出 版 社:Bloomsbury Pub Plc USA
代理公司:Felicity BryanANA/Lauren Li
页 数:351页
出版时间:2017年5月
代理地区:中国大陆、台湾地区
审读资料:电子稿
- 联系人:Rights
浏览次数:740
内容简介
欧洲的17世纪,堪称是一个战火纷飞的世纪,100年中只有3年没有打仗,欧洲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剧烈的变迁。同时这也是一个创造力大爆发的世纪,欧洲学者在思想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涌现出伽利略、培根、笛卡儿、牛顿、玻意耳、霍布斯、约翰•洛克等一大批科学和思想的巨人,正是这一个世纪的巨变将西方文明推上了人类历史舞台的正中。《天才时代》探索了17世纪欧洲社会变迁和思想进步之间的联系。
残酷的三十年战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思想垄断,使得信仰和思想逐渐获得自由。正因如此,17世纪也成为一个思想上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时代。这个时代既有一丝不苟的科学探索,又有对超自然力量的强烈热衷,对...
展开
欧洲的17世纪,堪称是一个战火纷飞的世纪,100年中只有3年没有打仗,欧洲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剧烈的变迁。同时这也是一个创造力大爆发的世纪,欧洲学者在思想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涌现出伽利略、培根、笛卡儿、牛顿、玻意耳、霍布斯、约翰•洛克等一大批科学和思想的巨人,正是这一个世纪的巨变将西方文明推上了人类历史舞台的正中。《天才时代》探索了17世纪欧洲社会变迁和思想进步之间的联系。
残酷的三十年战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思想垄断,使得信仰和思想逐渐获得自由。正因如此,17世纪也成为一个思想上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时代。这个时代既有一丝不苟的科学探索,又有对超自然力量的强烈热衷,对炼金术、神秘学、占星术、魔法的痴迷;连牛顿、笛卡儿等新世界观的开创者,也与它们有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但是喧嚣会逐渐结束,科学思维终于从迷雾中走出,构成现代思想的基石。
编辑推荐:
1. 当今天的我们抬头仰望星空时,我们理解的宇宙已经与古代人截然不同,而这一世界观的切换就始于17世纪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那个天才辈出的时代奠定了现代思想的基础,使人类自信地运用理性认知和改造世界。要了解人类的现代化进程和西方在近代的崛起,不可不关注17世纪的这一关键转变过程。
2. 为何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会出现在17世纪的欧洲?本书作者格雷林是欧洲非常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他跳出思想史的范畴,在历史大背景中探索世界观革命的复杂动因。宗教改革和三十年战争意外打开了欧洲的思想囚笼,但放出来的不只是科学和理性,还有神秘学和占星术,与科学形成了竞争关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军工业、公共邮政业都对于科学事业都有非常重要的贡献。
3. 本书将人们熟知的近代欧洲思想家和科学家放入真实的历史,引人入胜地描写了伽利略、培根、笛卡儿、牛顿、玻意耳、帕斯卡尔、霍布斯、约翰•洛克、马兰•梅森等人的生活轨迹和思想进程,在历史大环境理解他们的贡献。我们可以读到他们之间的思想交锋,还会发现我们熟知的伟大科学家居然也兼具魔法师的身份。
目录:
第一部分 绪论 1
01 观察宇宙 3
02 人类历史纪元 8
第二部分 战争时期 25
03 战争的起源 27
04 普法尔茨领地的丧失 44
05 雇佣军上尉 54
06 1629 年颁布《归还敕令》 65
07 瑞典巅峰 74
08 从华伦斯坦到布莱萨赫 85
09 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95
10 在欧洲的废墟中 110
11 海上冲突 113
第三部分 观念的积累 121
12 通信员 123
13 知识捷径 149
14 迪伊博士和魔法艺术 175
15 玫瑰十字会恐慌 196
第四部分 从魔法到科学 223
16 从魔法到方法 225
17 科学的诞生 250
18 战争与科学 288
第五部分 社会秩序 297
19 社会与政治 299
20 语言与信仰 328
第六部分 结论 347
21 它是神话吗 ? 349
注 释 357
参考文献 369
致 谢 373
译后记 375
收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