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坑裡不是人,出了坑才是人!
那一段黑暗與繁華交織的歲月
如果不回頭去尋覓
我們不會知道自己遺忘了什麼
曾經有一群人,承受現代人無以想像的勞苦,在地底下搏命只為求生存。
在濕熱暗黑的狹窄坑道中,埋伏著重重危險,有時生死就在一瞬間被決定,而死亡對他們之中的許多人來說,並不陌生。
「只要有一個找不到,就用聞的,哪邊最臭,就挖那個磐石,就在裡面!」
然而,即便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他們依然堅忍度日,無分性別,撐持著自己寶貴的家,盼望更好的明天,更幸福的下一代。
「當年懷孕到快生了還是在篩仔腳輸送帶邊撿石頭,那時肚子很大不能彎腰,工作時要側著身子,越到孕期末越痛苦,一直做到陣痛的那一天。」
大家都是為了謀求生路來到礦場,在這裡結合成緊密的社群,形成一個產業的文化。異鄉變成了他們歸屬的家園,也成了他們孩子的故鄉。
「整個礦場就是他們的大遊樂園──無論是在坑木場追逐跑跳、推著空台車攀上爬下、趁大人不在跑到礦場浴室玩水,或嫌浴池太小就到洗煤水塘玩個夠……那是孩子們一方自在的天地。」
如今,曾經繁盛的礦業已成過往雲煙。那段堅苦卓絕的年代,那一種生活的樣態,跟著煤田一起荒廢。礦工們曾在地底下奮鬥,而他們的生命史現在彷彿也澱積於地底,等待被發掘。
作者朱健炫為昔日臺灣煤業的風華拍攝了許多珍貴照片。他以這些影像為線索,尋找當年碰巧入鏡的礦區工人與居民,遊走於過去與現在,在因緣際會下串起煤礦歲月的情感與記憶。
這些受訪者之中有當年的礦工、女礦工、原住民移工、周邊工作者及礦區的孩童,還有礦災受難者的遺屬。他們的回憶讓礦區的歷史甦醒過來,讓我們認識煤業環境下特有的生活與工作文化,也省思時代留下的傷痛與不公。透過時間的距離回望,煤礦文化史更顯珍貴。
專文推薦
吳念真/導演,作家,礦工子弟
陳方中/輔仁大學文學院院長
戴伯芬/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礦工子女
王新衡/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系副教授
各界推薦
王又男/台灣礦業經濟文化促進會理事長
朱天心/作家
周朝南/猴硐礦工文史館創辦人
林曉薇/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翁庭華/資深攝影家
徐添福/台灣攝影學會名譽理事長
張偉郎/臺北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
陳次雄/攝影家
陳碧岩/攝影家
陳慶隆/新北攝影學會名譽理事長
陳識仁/前輔大歷史系主任
劉興欽/漫畫家
鄭怡雯/北科大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蕭道中/輔大歷史系主任
賴克富/前海山煤礦礦業所副所長
簡永彬/攝影家
顏麗華/台北攝影學會副理事長
龔俊逸/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