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
“这部感人、经常令人捧腹、总是充满挑衅的作品融合了民族志、回忆录、创意写作和批判性文化研究,是互文拼凑的杰作。叙述者与自由学术资产阶级文化资本的矛盾纠缠,浸透了他对父亲身份的深刻思考,描绘了他与一位民族志上的父亲形象之间令人难以忘怀的破裂关系。羞耻、欲望、困惑、蔑视、精神疾病、野心——如果可能的话,所有这些情感学者都可能试图在别人身上写出来——在叙述者身上无情地探索着,形成了令人振奋的诚实的自我批判。许多民族志自称是实验性的。这本书的确如此。而且大部分内容都是强制阅读的。”
——苏珊·莱普塞尔特(Susan Lepselter),印第安纳大学美国研究副教授
“这本书是约翰·佐恩(John Zorn)穿越人类学镜子的旅程。就好像凯·雷德菲尔德·贾米森(Kay Redfield Jamison)带着装满杜松子酒和露丝·贝哈尔(Ruth Behar)的多碟CD播放机前往荒岛,以便重写罗尼泽瓦·马林诺夫斯基(Bronisław Malinowski)的日记。彼得·本森(Peter Benson)带领读者穿过波涛汹涌的水域,对生活、田野调查和被称为学术界的垃圾表演提供了残酷诚实且经常相互矛盾的反思。《我爱上人类学并为之哀叹的经历》为人类学这门看似善意的学科的复杂性、矛盾和虚伪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但对于我们在做什么、我们是如何做的,以及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人类学学科往往无法诚实地面对自己。”
——杰森·德莱昂(Jason De León),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