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
“这扇美丽的窗口,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村的千姿百态、对自由的复杂追求,以及重新开始的真正含义。”
——《隐士》(Hermit)作者杰德-安吉利斯-菲顿(Jade Angeles Fitton)
“这本书以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反思描述了在中国农村生活的一年。阿什的文字对人和地方都充满了感性和同情,他将自己的故事与中国的故事巧妙地交织在了一起。《山之高》是温和、抒情,提醒着我们,无论发生什么,冬天过后,春天将至。”
——《西行之路》(The Road Headed West)作者莱昂-麦卡伦(Leon McCarron)
“大理是个奇迹。正如阿什所描绘的,大理是中国的一块自由飞地。艾力克像是一位出色的大理导游,他的感悟来于对大理峡谷及其人民发自内心的赞赏。”
——耶鲁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和中国经济研究机构Gavekal Dragonomics分析员王丹(Dan Wang)
“美轮美奂。既充满温情,又富有洞察力。阿什巧妙地将个人经历融入到了当地历史和广阔的社会结构中,这本书不仅是对中国一隅的深情描绘,也是对当代社会和生命意义的启迪。”
——获奖作家、耶鲁大学研究学者程阳阳(Yangyang Cheng)
“在被危机包围的世界中,沉浸式的、沉思式的、惊喜不断的意义寻找之旅,清晰地展现了当代中国非凡又奇特的复杂性。”
——英国汉学家朱丽亚·拉佛尔(Julia Lovell),中文名蓝诗玲,著有《鸦片战争》
“《山之高》一部分是逃避现实的故事,一部分是迷人大理的历史、文化和人民。这是一个年轻人的旅程,是我们都渴望实现却止于肖想的旅程。”
——詹姆斯·齐默尔曼(James M. Zimmerman),《北京快车》(The Peking Express)
“大理是在地理上处于现代国家边缘的地方,其历史和意义却不容小觑。在这个地方,艾力克回顾了自己的人生,既有自己的成长,也有关于他在过去三十年生活过的中国。这本书做到了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中,以人性化和敏感的方式进行描述,这正是当今许多关于中国的作品所极度缺乏的两种品质。”
——伦敦国王学院刘氏中国研究所(Lau China Institute)所长、中国研究教授凯瑞-布朗(Kerry Br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