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木笛为引,旋律间浮现各色女子身影。
乐器之孔,是人生的坑洞,也是以生命讴唱发出的回响
享受故事传来的乐音与力量
*篇末附有文内所提乐曲QRCode供赏聆
「孔洞」,为木笛音孔,隐喻种种空缺与秘密,它们可以是被世人遗忘的历史事件,也可以是情感空缺之人的呜咽幽响,或是在黑暗中追寻记忆的必经路程。七篇短篇小说、两篇极短篇,象征木笛的七个全音孔,与两个半音孔。
〈手指〉、〈恶魔之舞〉写天才乐手的衰退,音乐是恶魔,也是世纪末的华丽;〈联络上的学生日记〉以营养午餐舞弊为背景,写善恶分界,被霸凌者有如拿着一把直笛的女鬼;〈记忆管理员〉写二二八文物与个人情感,音乐是记忆与诠释;〈海边的房子〉、〈孤独星球〉、〈怪妹阿平〉音乐是空间的魔法,与过往藕断丝连;〈哀伤的老姊与电话〉、〈死神与少女〉音乐是灵媒,种种情绪与忧愁,皆可跨越阴阳踏足而至。
书中故事改编自木笛乐团乐手的人生故事,这些故事各具代表性,不仅是小群体的个体故事,也是社会女性的众生相。她们自黑暗中行来,反而从中寻得光明与力量。
小说结合木笛音乐的经典曲目,音乐于此间,不再是平凡的背景音,它是主角的情绪发音,是记忆线索,也是乐手的究极挑战与考验。刘庭妤身兼木笛演奏家、作家双重身分,融合两者,不受两类艺术框架捆绑,使它们相辅益彰,不论是否具有古典音乐素养,都能轻松进入音乐与文字的世界里。